[实用新型]一种模具的顶出机构有效
申请号: | 201720152893.0 | 申请日: | 2017-02-21 |
公开(公告)号: | CN207240749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4-17 |
发明(设计)人: | 陈欣 | 申请(专利权)人: | 天津澳普林特塑胶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9C45/40 | 分类号: | B29C45/4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00000 天津*** | 国省代码: | 天津;1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模具 机构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模具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模具的顶出机构。
背景技术
目前,通常根据塑料制品的结构设计相应的模具,并利用注塑机制作塑料制品。该模具通常包括前模和后模,有些模具还包括中间模,及形成塑料制品内部结构的芯子,在合模时,模具内形成预定的模腔,注塑时,通过适当的浇口向模腔中注入液态的塑料,冷却后在模腔中形成预定塑料制品,然后再通过顶出机构使塑料制品与模具分离。现有的脱模方式通常采用液压缸、气缸等方式,也就是在产品成型后,操作液压缸等驱动机构,使得其对产品进行顶出,这种方式费时费力,消耗能源,同时,该动作是瞬间发力,可能会造成薄型塑料的工件的变形。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模具的顶出机构,将工件推出的过程是缓慢渐进的,减小了推杆对工件的冲击,而且操作简单,节省能源。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是采取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一种模具的顶出机构,包括凸模和与所述凸模相配合的凹模,所述凹模底部设有型腔,其特征在于,所述凹模顶部设有支架,所述支架顶部中心位置通过转轴连接有凸轮,所述凸轮下方设有推板,所述推板底部设有多个推杆,所述推杆由所述凹模的顶部穿入所述型腔内,所述推杆上套设有复位弹簧,所述复位弹簧设于所述推板与所述凹模之间。
进一步的,所述凸模上方四角位置均设有导向杆,所述凹模下方四角位置设有容纳所述导向杆的导向槽。
进一步的,所述转轴通过轴承与所述支架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转轴远离所述凸轮的一端穿过所述支架并连接有转盘,所述转盘的边缘位置设有把手。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本实用新型在凹模上方设有支架,在支架顶部中心位置通过转轴连接有凸轮,当凹模与凸模分离后,用手握住把手转动转盘,转盘带动转轴转动,转轴驱动凸轮转动,使凸轮曲率半径最大处与推板接触,从而使推杆向下运动,将工件推出,此时,复位弹簧处于压缩状态,当将工件推出后继续转动凸轮,使凸轮曲率半径最小处与推板接触,推板在复位弹簧的作用下向上运动,复位弹簧复位,推杆复位,由于凸轮的外边缘为由曲率半径最小到曲率半径最大依次连续变化的曲线,所以由凸轮通过推板将推杆推出的过程是缓慢渐进的,减小了推杆对工件的冲击,而且操作简单,节省能源。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顶出时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复位时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凸轮驱动机构结构示意图。
图中:1为凸模;2为凹模;3为型腔;4为支架;5为推板;6为推杆;7为复位弹簧; 8为凸轮;9为转轴;10为导向杆;11为导向槽;12为轴承;13为转盘;14为把手。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详述:
图1~3中,一种模具的顶出机构,包括凸模1和与所述凸模1相配合的凹模2,所述凹模2底部设有型腔3,所述凹模2顶部设有支架4,所述支架4顶部中心位置通过转轴9连接有凸轮8,所述凸轮8下方设有推板5,所述推板5底部设有多个推杆6,所述推杆6由所述凹模2的顶部穿入所述型腔3内,所述推杆6上套设有复位弹簧7,所述复位弹簧7设于所述推板5与所述凹模2之间。
在上述的模具的顶出机构,需要指出的是,所述凸模2上方四角位置均设有导向杆10,所述凹模2下方四角位置设有容纳所述导向杆10的导向槽11。
在上述的模具的顶出机构,需要指出的是,所述转轴9通过轴承12与所述支架4连接。
在上述的模具的顶出机构,需要指出的是,所述转轴9远离所述凸轮8的一端穿过所述支架4并连接有转盘13,所述转盘13的边缘位置设有把手14。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如下: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模具的顶出机构,在使用时,当凹模2与凸模2分离后,用手握住把手14转动转盘13,转盘13带动转轴9转动,转轴9驱动凸轮8转动,使凸轮8曲率半径最大处与推板5接触,从而使推杆6向下运动,将工件推出,此时,复位弹簧7处于压缩状态,当将工件推出后继续转动凸轮8,使凸轮8曲率半径最小处与推板5接触,推板5在复位弹簧7的作用下向上运动,复位弹簧7复位,推杆6复位,由于凸轮8的外边缘为由曲率半径最小到曲率半径最大依次连续变化的曲线,所以由凸轮8通过推板5将推杆6推出的过程是缓慢渐进的,减小了推杆6对工件的冲击,而且操作简单,节省能源。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模具的顶出机构,将工件推出的过程是缓慢渐进的,减小了推杆对工件的冲击,而且操作简单,节省能源。
以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说明,但所述内容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不能被认为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的实施范围。凡依本实用新型申请范围所作的均等变化与改进等,均应仍归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专利涵盖范围之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天津澳普林特塑胶有限公司,未经天津澳普林特塑胶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152893.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塑料片包胶下料治具
- 下一篇:一种降温式输送机的内部除尘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