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隧道风机底座承载力检测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720152870.X | 申请日: | 2017-02-21 |
公开(公告)号: | CN206556852U | 公开(公告)日: | 2017-10-13 |
发明(设计)人: | 王志杰;杨跃 | 申请(专利权)人: | 西南交通大学 |
主分类号: | G01M13/00 | 分类号: | G01M13/00 |
代理公司: | 成都宏顺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51227 | 代理人: | 李顺德 |
地址: | 610031 四***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隧道 风机 底座 承载力 检测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隧道风机底座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隧道风机底座承载力检测装置。
背景技术
隧道风机的安装质量检查是隧道安全运营的保障,通过对隧道风机底座承载力进行检测,对隧道的安全运营意义重大。根据隧道结构设计要求,在风机正式安装前,应当对每处预埋钢构件作支承结构的拉拔试验,以确定风机底座的承载力大小。根据《公路隧道通风设计细则》(JTG/T D70/2-02-2014)第11.2.4款要求:“支承风机的结构承载力不应小于风机实际静荷载的15倍,风机安装前应做支承结构的荷载试验”。
现有检测设备及技术中,隧道风机底座承载力检测配套设备种类繁多,但普遍存在两大缺点:(1)配套设备过于笨重,不灵活,适用范围单一;(2)配套设备刚度不足,工作不稳定,检测结果不可靠。
实用新型内容
基于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隧道风机底座承载力检测装置,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的隧道风机底座承载力检测装置存在的结构复杂、适用范围单一、工作不稳定的问题。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隧道风机底座承载力检测装置,所述风机底座为两个,所述检测装置包括两个分别与两个风机底座连接的吊装框架、连接两个吊装框架的水平框架;所述吊装框架包括上纵梁和下纵梁,所述上纵梁与风机底座连接;所述水平框架包括前横梁、后横梁及设于前横梁和后横梁之间的支撑座,所述下纵梁的两端分别与前横梁和后横梁连接并可沿前横梁或后横梁的轴向运动;所述支撑座与隧道顶壁之间设有锚杆拉拔仪
由于下纵梁的两端分别与前横梁和后横梁连接并可沿前横梁或后横梁的轴向运动,因此吊装框架可沿所述水平框架的轴向运动,即可以调节两个吊装框架之间的相对距离,因此可以适用于不同水平间距的两个风机底座。整个测试装置采用框架式的结构,结构简单,便于调节和携带。
作为上述隧道风机底座承载力检测装置的进一步改进,还包括螺栓组件,所述前横梁两端、后横梁两端设有条形孔,所述下纵梁两端设有与所述条形孔匹配的通孔,所述螺栓组件通过所述条形孔和通孔将下纵梁两端分别与前横梁和后横梁连接。采用螺栓组件调节两个吊装框架之间相对距离,便于调节且可保持较高的强度。
作为上述隧道风机底座承载力检测装置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条形孔的长度为70-90mm。条形孔的长度过长,相应地就会降低前横梁和后横梁的强度,缩短使用寿命;条形孔的长度过短,相应的就会使吊装框架的位置调节受到限制;因此,采用具有上述参数范围的条形孔,可以使最终的测试装置兼具良好的适用性和使用寿命。
作为上述隧道风机底座承载力检测装置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支撑座包括跨接在前横梁和后横梁之间的支撑杆、位于支撑杆上表面的支撑板。这样设置的目的在于简化支撑座结构的同时使检测装置的受力更加均匀。
作为上述隧道风机底座承载力检测装置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支撑杆包括第一支撑杆和第二支撑杆,所述第一支撑杆与第二支撑杆将所述前横梁和后横梁分为三等分。这样设置的目的是简化支撑杆的构造的前提下确保整个检测装置的强度和使前横梁和后横梁受力均匀。
作为上述隧道风机底座承载力检测装置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第一支撑杆和第二支撑杆为槽钢。
作为上述隧道风机底座承载力检测装置的进一步改进,所述锚杆拉拔仪的传感器与隧道顶壁之间还设有垫板,其作用是使传感器在检测装置的测试过程中始终保持竖直,提升检测速率和检测结果的有效性。
作为上述隧道风机底座承载力检测装置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前横梁两端和后横梁两端连接有吊耳,其作用在于便于将检测装置移动至待测风机底座处。
作为上述隧道风机底座承载力检测装置的进一步改进,所述上纵梁为扁钢,厚度为18-22mm;所述下纵梁、前横梁、后横梁为槽钢。
作为上述隧道风机底座承载力检测装置的进一步改进,还包括跨接在上纵梁和下纵梁之间的竖向支柱;所述竖向支柱为至少两个。这样设置的目的是简化吊装框架的构造的前提下确保整个检测装置的强度和使上纵梁和下纵梁受力均匀。
本实用新型通过利用活动螺栓孔调节检测装置的宽度,不仅便于调平,还适用于不同间距的隧道风机底座且可多次循环利用;本实用新型的吊装框架和水平框架相互拼装和拆卸,易于携带和操作;本实用新型的吊装框架和水平框架可采用槽钢等材料焊接而成,刚度较大,结构和检测工作稳定、加载结果可靠。本实用新型的支撑座可保证检测装置受力均匀;整个检测装置结构简单、易于拼装、操作简单、取材容易、成本低廉、易于实现。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西南交通大学,未经西南交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152870.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饮料机及吧台的组合结构
- 下一篇:一种写字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