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活性炭吸附装置以及活性炭吸附脱附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720152435.7 | 申请日: | 2017-02-20 |
公开(公告)号: | CN206474009U | 公开(公告)日: | 2017-09-08 |
发明(设计)人: | 周徐慧;吴晓薇;杨百忍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科易达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01D53/81 | 分类号: | B01D53/81;B01D53/82 |
代理公司: | 北京超凡志成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11371 | 代理人: | 蔡蓉 |
地址: | 224000 江苏省盐城市盐城***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活性炭 吸附 装置 以及 系统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环境保护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活性炭吸附装置以及活性炭吸附脱附系统。
背景技术
在工业生产中,很多工艺流程中会产生废气,废气对大气的污染十分严重,不能够直接排放于空气当中,这就需要对废气进行处理。而活性炭吸附就是一种处理废气的方法。现有技术中,常采用一级活性炭吸附罐,对废气进行处理。针对某些特殊的工况,活性炭一级吸附不能满足排放要求,需要暂时用到二级吸附,但是往往很多时候,废气的污染程度是介于中间值的,此时如果直接选用活性炭一级吸附,则不能够使废气达到排放标准,而使用活性炭二级吸附又会造成能源的浪费。
活性炭的吸附饱和一直是限制活性炭在工业生产中的应用的重要因素。现有技术中,活性炭的脱附再生,要么工艺流程复杂,要么设备成本较高高,使得活性炭的脱附再生一直成为制约其应用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活性炭吸附装置,能够有效地对废气进行处理,使其达到排放标准,并且不会造成能源的浪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活性炭吸附脱附系统,其能够使得活性炭的吸附脱附一体化,使得整个装置的工艺流程简单化,提高了生产的效率。
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是这样实现的:
一种活性炭吸附装置,其包括第一活性炭吸附罐、第二活性炭吸附罐、第一连接管道、第二连接管道、第三连接管道、烟囱以及管路切换开关,第一活性炭吸附罐的进气口与废气出管连通,第一活性炭吸附罐的出气口与第一连接管道的一端连通,第一连接管道的另一端与烟囱连通,第二连接管道的一端与第一连接管道连通,第二连接管道的另一端与第二活性炭吸附罐的进气口连通,且管路切换开关设置于第一连接管道与第二连接管道的连接处,第二活性炭吸附罐的出气口与第一连接管道位于管路切换开关和烟囱之间的管道部分通过第三连接管连通。
在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实施例中,管路切换开关为三通开关。
在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实施例中,管路切换开关包括控制系统、用于检测废气含量的气体传感器、电磁阀组,气体传感器、电磁阀组沿气体流动方向依次设置;电磁阀组包括第一电磁阀和第二电磁阀,气体传感器设置于第一连接管道与第二连接管道的连接处,第一电磁阀设置于第一连接管道上,第二电磁阀设置于第二连接管道上,第一电磁阀和第二电磁阀均通信连接于气体传感器,气体传感器通信连接于控制系统。
在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实施例中,控制系统包括计算机和可编程逻辑控制器,可编程逻辑控制器通信连接于计算机。
在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实施例中,控制系统为单片机。
在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实施例中,气体传感器为电化学式气体传感器或者红外线气体传感器。
在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实施例中,活性炭吸附装置还包括底座,第一活性炭吸附罐以及第二活性炭吸附罐均通过底座与地面固定连接。
在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实施例中,第一活性炭吸附罐和第二活性炭吸附罐与底座之间均通过螺栓可拆卸地连接。
在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实施例中,第一连接管道与第一活性炭吸附罐通过第一法兰可拆卸地连接;第二连接管道以及第三连接管道与第二活性炭吸附罐均通过第二法兰可拆卸地连接。
一种活性炭吸附脱附系统,包括上述的活性炭吸附装置以及脱附装置,脱附装置包括第一蒸汽进气管、第二蒸汽进气管、第一蒸汽出气管、第二蒸汽出气管、空路蒸汽管道、冷凝器、真空泵以及冷凝液回收罐,第一蒸汽进气管的出气口连通于第一活性炭吸附罐,第二蒸汽进气管的出气口连通于第二活性炭吸附罐,第一蒸汽出气管的进气口连通于第一活性炭吸附罐,第二蒸汽出气管的进气口连通于第二活性炭吸附罐,空路蒸汽管道的进气口连通于第一活性炭吸附罐,空路蒸汽管道的出气口连通于第二活性炭吸附罐,空路蒸汽管道与第二蒸汽出气管连接,第一蒸汽出气管的出气口连通于冷凝器的进料口,第二蒸汽出气管的出气口连通于冷凝器的进料口,冷凝器的出料口连通于真空泵的进料口,真空泵的出料口连通于冷凝液回收罐。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有益效果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科易达环保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江苏科易达环保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152435.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