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基于GTX的OCDMA局端光收发装置有效
| 申请号: | 201720152163.0 | 申请日: | 2017-02-21 |
| 公开(公告)号: | CN206461622U | 公开(公告)日: | 2017-09-01 |
| 发明(设计)人: | 蒋颜辉;陆叶;李传起;乐翔;周省邦;孔一卜;曾汝琦;周鹏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西师范大学 |
| 主分类号: | H04B10/25 | 分类号: | H04B10/25;H04B10/40;H04B10/516;H04J14/02;G06F13/38 |
| 代理公司: | 桂林市华杰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责任公司45112 | 代理人: | 周雯 |
| 地址: | 541004 广*** | 国省代码: | 广西;45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gtx ocdma 局端光 收发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光通信技术领域,具体是光接入网中所使用的一种基于GTX的OCDMA局端光收发装置。
背景技术
近年来,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互联网各项增值业务的开发,各种新型多媒体应用加载到通信网络中,使得人们对于接入网宽带需求急速增长,因此推动了中国光纤通信的飞速发展,在巨大的市场需求驱动下,基于各种复用技术的局端收发设备也随之产生。
OCDMA技术具有允许多用户共享信道,随机异步接入,物理层安全可靠,系统软容量等诸多的优点,迅速成为下一代接入网的研究热点。目前,全光编解码的OCDMA系统需要使用大量的昂贵光器件,系统成本高,并且存在较强的差拍噪声以及多址干扰的问题。而电域编解码的OCDMA系统处理技术较为成熟,可消除差拍噪声,特别是随着以XILINX FPGA为代表的可编程器件推出了GTX高速串行I/O技术,使得电子处理速率得到飞跃提升,进一步的突破了电子瓶颈,电域编解码的OCDMA局端光收发设备也具有极大的市场潜力。
实用新型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解决现有技术的不足,而提供一种基于GTX的OCDMA局端光收发装置,该装置具有设计灵活,通用性强,成本低的特点,可提高系统传输速率和传输数据的安全性,有效抑制多址干扰。
实现本实用新型目的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基于GTX的OCDMA局端光收发装置,包括顺序连接的发送部分、光纤链路和接收部分;
所述的发送部分,包括依次串联的二维OCDMA电域编码器、GTX高速串行发送器、10G光模块和光波分复用器;
所述的接收部分,包括依次串联的光波分解复用器、10G光模块、GTX高速串行接收器、辅助通道绑定器和二维OCDMA电域解码器;
所述的发送部分的二维OCDMA电域编码器和接收部分的二维OCDMA电域解码器还通过OCDMA地址码网络管理器连接。
所述的GTX高速串行发送器,包括发送时钟管理器、K码标记、8B/10B编码器、发送FIFO缓存器、串行器和TX驱动器;K码标记、8B/10B编码器、发送FIFO缓存器、串行器和TX驱动器依次串联;发送时钟管理器与发送部分的二维OCDMA电域编码器相连,为二维OCDMA电域编码器提供312.5MHZ的时钟信号。
所述的GTX高速串行接收器,包括接收时钟管理器、RX接口、K码检测器、解串器、8B/10B解码器、接收FIFO缓存器和通道绑定器;RX接口、K码检测器、解串器、8B/10B解码器、接收FIFO缓存器依次串联;通道绑定器的信号输入端与8B/10B解码器相连,信号输出端与接收FIFO缓存器相连;接收时钟管理器分别与接收部分的二维OCDMA电域解码器和辅助通道绑定器相连,提供312.5MHZ的时钟信号。
所述的发送部分的二维OCDMA电域编码器,由可编程逻辑器件FPGA的逻辑电路构成,包括256个输入端,4个编码信号输出端口,输入端各接一路用户信号,输出端各接一个GTX高速串行发送器,每个GTX高速串行发送器分别接不同波长的10G光模块,所有光模块的输出端共同连接到光波分复用器的输入端。
所述的接收部分的二维OCDMA电域解码器,由可编程逻辑器件FPGA的逻辑电路构成,包括4个输入端,256个输出端口,输入端各接一个GTX高速串行接收器,输出端各接一路解码目标用户。
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基于GTX的OCDMA局端光收发装置,采用XILINX FPGA中的GTX高速串行收发器,极大的提高了系统的传输速率,进一步的突破了传统OCDMA电域处理中电子瓶颈的问题,并且采用的二维OCDMA电域解码器由FPGA可重构的逻辑电路构成,不仅提高了系统的灵活性,增加了用户容量,更减少了大量昂贵光器件的使用,进一步的节约了系统成本。
附图说明
图1为一种基于GTX的OCDMA局端光收发装置结构示意图;
图2为发送部分结构示意图;
图3为接收部分结构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西师范大学,未经广西师范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152163.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用双向供电系统
- 下一篇:一种轨道锁轮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