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充放电设备和包括该充放电设备的移动充电车有效
申请号: | 201720152021.4 | 申请日: | 2017-02-20 |
公开(公告)号: | CN206490473U | 公开(公告)日: | 2017-09-12 |
发明(设计)人: | 徐红刚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蔚来汽车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2J7/00 | 分类号: | H02J7/00;H02J7/02 |
代理公司: | 北京瀚仁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11482 | 代理人: | 宋宝库,吴晓芬 |
地址: | 201805 上海***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放电 设备 包括 移动 充电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移动充放电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充放电设备和包括该充放电设备的移动充电车。
背景技术
近几年,电动汽车产业快速发展,电动汽车的普及率迅速增加。但是,电动汽车充电不如燃油车加油那样方便,而且交流充电桩、直流充电桩或电动汽车换电站的密度也不如加油站那样大。电动汽车在行驶过程中,如果剩余电量不能支持其里程,导致电动汽车在行程中电量耗光,这需要及时对电动汽车进行充电。
在没有建设交流充电桩、直流充电桩或电动汽车换电站的区域中,一般利用移动充电车对电动汽车进行充电。然而,目前移动充电车一般利用直流充电桩进行补电,而且移动充电车不能在补电的同时对电动汽车进行充电。
因此,如何增加移动充电车的电池组的补电电源类型,并且提高对待充电对象充电的多样性,成为电动汽车行业发展过程中急需解决的重要问题。有鉴于此,特提出本实用新型。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的上述问题,即为了解决增加对电池组补电的电源类型,并且提高对待充电对象充电的多样性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充放电设备及包括所述充放电设备的移动充电车。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方面,提供一种充放电设备,所述充放电设备包括:第一电池组,其用于存储电能并且能够连接到外部直流电源并因此被充电;第一变换器模块,所述第一变换器模块能够选择性地在AC/DC模式或DC/DC模式下工作;在AC/DC模式下,所述第一变换器模块的输入端连接到外部交流电源,所述第一变换器模块的输出端连接到所述第一电池组或第一待充电对象,以便将外部交流电源的交流电转换成直流电并因此为所述第一电池组充电或为第一待充电对象充电;在DC/DC模式下,所述第一变换器模块的输入端连接到所述第一电池组,所述第一变换器模块的输出端连接到第一待充电对象,以使所述第一电池组为第一待充电对象充电。
在上述的充放电设备的优选实施例中,所述充放电设备还包括第一直流断路器、第二直流断路器、第一交流断路器、第一直流接触器、第二直流接触器和第三直流接触器,其中,所述第一直流断路器的第一端电连接所述第一电池组,所述第一直流断路器的第二端分别电连接所述第二直流断路器的第一端、所述第一直流接触器的第一端和所述第三直流接触器的第一端;所述第二直流断路器的第二端电连接所述第一变换器模块的输入端和所述第一交流断路器的第一端;所述第一直流接触器的第二端分别电连接所述第一变换器模块的输出端和所述第二直流接触器的第一端;所述第一交流断路器的第二端与外部交流电源电连接,并且所述第一交流断路器的第一端还与所述第一变换器模块的输入端电连接;所述第二直流接触器的第二端与第一待充电对象电连接,并且所述第二直流接触器的第一端还与所述第一变换器模块的输出端电连接;所述第三直流接触器的第二端电连接外部直流电源。
在上述的充放电设备的优选实施例中,所述第一交流断路器与所述第二直流断路器互锁。
在上述的充放电设备的优选实施例中,所述充放电设备还包括第一交流接触器,所述第一交流接触器的第一端电连接所述第一变换器模块的输入端,所述第一交流接触器的第二端电连接所述第一交流断路器的第一端。
在上述的充放电设备的优选实施例中,所述充放电设备还包括:第二电池组,其用于存储电能并且能够连接到外部直流电源并因此被充电;第二变换器模块,所述第二变换器模块能够选择性地在AC/DC模式或DC/DC模式下工作;在AC/DC模式下,所述第二变换器模块的输入端连接到外部交流电源,所述第二变换器模块的输出端连接到所述第二电池组或第二待充电对象,以便将外部交流电源的交流电转换成直流电并因此为所述第二电池组充电或为第二待充电对象充电;在DC/DC模式下,所述第二变换器模块的输入端连接到所述第二电池组,所述第二变换器模块的输出端连接到第二待充电对象,以使所述第二电池组为第二待充电对象充电。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蔚来汽车有限公司,未经上海蔚来汽车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152021.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