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热采开关有效
申请号: | 201720151547.0 | 申请日: | 2017-02-20 |
公开(公告)号: | CN206625827U | 公开(公告)日: | 2017-11-10 |
发明(设计)人: | 马宏伟;沈威;李辉;王新志;司光礼;赵娜;李志涛;童星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河南油田分公司石油工程技术研究院 |
主分类号: | E21B43/24 | 分类号: | E21B43/24;E21B34/12 |
代理公司: | 郑州睿信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41119 | 代理人: | 赵敏 |
地址: | 100728 北***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开关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油田稠油热采井下工具,具体涉及一种热采开关。
背景技术
目前稠油热采井中,采用离心泵和螺杆泵进行开采,由于离心泵和螺杆泵的耐温能力有限,需要分别采用两次管柱进行注汽和采油两个过程,先插入注气管柱进行注气操作,再起出注气管柱进行焖井,焖井一定时间后插入采油管柱进行采油操作,才能完成一个吞吐周期。但注汽和放喷结束后,由于热采井还存在自喷能力,起出注汽管柱时,为防止油水上涌、地层能力进一步降低等问题,需要对油井进行压井作业。压井作业时,向井中注入压井液,压井液容易吸收井筒周围热量,使近井地带温度降低,对油层造成冷伤害,转抽后开井困难,甚至将油井压死;另一方面,因压井液容易对油层造成污染,对水敏性稠油油藏来说尤为严重。
专利CN104074493A公开了热采防污染井下开关,属于石油热采技术领域,其主要包括外管和螺纹方式连接在外管上下端的上接头和下接头,外管内部设有通断油路的圆形旋板及对旋板进行复位的弹簧复位机构,旋板一端铰接在上接头上,另一端铰接在推杆上,推杆下端铰接在复位弹簧的弹簧座上,复位弹簧一端顶在弹簧座上,另一端顶在下部的下接头上。使用时,通过插管从上部插入并顶开旋板,旋板旋转时带动推杆下移,带动弹簧座在外管内部向下滑动,压缩复位弹簧;换采油管时,上提插管,复位弹簧的作用下带动旋板复位,关闭气路。该热采防污染井下开关可有效解决起出注气管柱时油水上涌、地层能力进一步降低等问题,并且无需进行压井作业,防止压井液冷伤害及稠油被污染。但也存在以下几个缺陷:因为旋板内外存在极大的压力差,且旋板开启的受力点集中在中心位置,难以将旋板斜向开启,开启十分费力。另外,该开关下接头的上部为平面结构,易沉积落物,导致弹簧砂卡,不能自由伸缩,导致开关开闭功能失效。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热采开关,以解决热采开关中的旋转开关板开启费力的技术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热采开关的技术方案是:热采开关包括外管和上接头,外管内转动装配有将上接头下端封堵的旋板,所述外管内还安装有提供给旋板堵在上接头下开口处的作用力的弹簧复位机构,热采开关还包括上下滑动安装在上接头内的助力顶管,助力顶管的下端具有与旋板上侧面顶推配合的顶推尖端,顶推尖端顶在旋板中心的背离旋转轴线的一侧。
进一步地,所述助力顶管上部设有快速插接的爪形接头,热采开关还包括与爪形接头插接配合并带动爪形接头上下移动的插管。
进一步地,所述上接头的内孔中在所述助力顶管的上方安装有用于与助力顶管挡止配合的挡圈。
进一步地,所述助力顶管外侧设有止转凸键,上接头的内周面上设有与止转凸键滑动配合的止转键槽。
进一步地,所述旋板上部具有自顶推尖端与旋板的接触点向上接头内孔中倾斜的斜坡结构。
进一步地,所述弹簧复位机构包括复位弹簧、设于复位弹簧上端的弹簧座以及分别与所述旋板和弹簧座铰接的推杆,热采开关还包括连接在所述外管下端的下接头,复位弹簧的下端顶装在下接头上,下接头上与复位弹簧下端接触的一面即为弹簧支撑面,下接头上周向间隔设有自弹簧支撑面通向下接头内孔的导砂通道。
进一步地,所述弹簧复位机构包括复位弹簧、设于复位弹簧上端的弹簧座以及分别与所述旋板和弹簧座铰接的推杆,热采开关还包括连接在所述外管下端的下接头组件,下接头组件包括下接头和可拆连接在下接头上的防砂导流环,所述复位弹簧的下端顶在防砂导流环上端面上,所述防砂导流环的内孔与下接头内孔连通,防砂导流环上周向间隔设有自其上端面通向其内孔的导砂通道。
进一步地,所述导砂通道为斜槽。
进一步地,所述下接头上设有安装所述防砂导流环的安装孔,所述防砂导流环的上端面沉入下接头内部,安装孔的位于防砂导流环上侧的内孔面与复位弹簧径向挡止。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采用本实用新型的热采开关,将传统插管与旋板的顶撑位置进行优化,使旋板开关的开启受力点由中心改为远离铰接点的一端,以尽可能增大力臂,使旋板开关开启更加省力,同时也减少了铰接点处的铰轴和旋板所受的拉力,降低铰轴和旋板损坏几率,提高了旋板和铰轴的使用寿命,节省了更换维修旋板和铰轴的工时,节省了时间和成本。
进一步地,爪形接头的设置使其与插管可以快速连接,以便于插管带动其上下运动。
进一步地,挡圈的设置使得插管与爪形接头脱离时十分方便,只需要上提插管,挡圈即可挡住助力顶管,以实现两者分离。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河南油田分公司石油工程技术研究院,未经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河南油田分公司石油工程技术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151547.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石油防砂筛管
- 下一篇:一种煤矿瓦斯分离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