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等离子体炉有效
申请号: | 201720150822.7 | 申请日: | 2017-02-20 |
公开(公告)号: | CN206669756U | 公开(公告)日: | 2017-11-24 |
发明(设计)人: | 陈庆高 | 申请(专利权)人: | 陈庆高 |
主分类号: | F23G7/00 | 分类号: | F23G7/00;F23G5/16;F23G5/44 |
代理公司: | 东莞市神州众达专利商标事务所(普通合伙)44251 | 代理人: | 陈世洪 |
地址: | 266000 ***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等离子体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等离子体技术领域,尤指一种用于处置危险废物的等离子体炉设计。
背景技术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工业生产和人们生活过程中产生的固体废弃物种类不断增多,尤其是生产、生活过程所产生的一些危险废物,譬如废油漆渣、医疗废物、过期药品、涉重金属污泥、废油泥、废树脂、精馏残渣等,这些废物的特点都是有毒、有害、感染性和难于降解。被称为“废物终结者”的等离子体技术的应用,从根本上上扭转了传统依靠焚烧、填埋解决危险废物的处理路线。但是等离子体技术在我国尚处于初步发展阶段,尤其是核心部件等离子体炉,因运行温度高、腐蚀性大,导致运行不稳定(熔渣挂壁、结瘤严重)、能耗高的缺陷。
实用新型内容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对等离子体炉型进行改造,从而达到运行稳定、降低能耗目的的等离子体炉,使得危险废物处置成本更低,处理更彻底。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等离子体炉,包括炉体内型为纺锤形的等离子体炉,所述等离子体炉由上而下分别设有进料区、干燥还原区、氧化区、造渣区、熔融区,所述进料区设有进料口、烟气出口、分料器,所述进料口设有双自动门结构,所述双自动门一开一闭设置,所述进料口与烟气出口设于同一水平面上,所述分料器设于进料口下端,并且与进料口相通,所述分料器为圆锥体分料器,所述熔融区由上而下设于分别设有热风入口、等离子炬口、熔渣出口、金属出口。
具体地,所述等离子体炉总高度为H,所述进料区的高度为0.065H,所述干燥还原区的高度为0.55H,所述氧化区的高度为0.065H,所述造渣区的高度0.12H,所述熔融区的高度为0.20H,所述氧化区所处于的炉腰位置水平宽度为0.40H,所述干燥还原区与氧化区的夹角为78°-83°,所述造渣区与氧化区的夹角为76°-80°。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本实用新型为纺锤形等离子体炉,可以有效避免熔渣挂壁、结瘤的问题,而进口的双自动门保持一开一闭的结构,避免因主燃烧室的负压而吸入过量空气,通过热风入口将尾气热量回用,从而降低电耗,节约成本。危险废物从等离子体炉顶端的进料口进入,经过分料器后,分散进入等离子体炉,在下落过程中,与从熔融区的热风入口进入炉体内的热风相遇,经过干燥还原区和氧化区的干燥、热解、还原、氧化四个过程,在落入造渣区时,危险废物的有机成分已经完全去除,最后进入高温的熔融区,在等离子体炬的作用下进一步熔融,金属通过金属出口放出,熔渣通过熔渣出口放出,整个处理过程运行稳定,将熔渣和金属分离,实现资源化处置。
附图说明
图1 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号说明:1. 进料区;11.进料口;12.烟气出口;13.分料器;2. 干燥还原区;3. 氧化区;4.造渣区;5.熔融区;51.热风入口;52.等离子炬口;53.熔渣出口;54.金属出口。
具体实施方式
请参阅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关于一种等离子体炉,包括炉体内型为纺锤形的等离子体炉,所述等离子体炉由上而下分别设有进料区1、干燥还原区2、氧化区3、造渣区4、熔融区5,所述进料区1设有进料口11、烟气出口12、分料器13,所述进料口11设有双自动门结构,所述双自动门一开一闭设置,所述进料口11与烟气出口12设于同一水平面上,所述分料器13设于进料口11下端,并且与进料口11相通,所述分料器13为圆锥体分料器13,所述熔融区5由上而下设于分别设有热风入口51、等离子炬口52、熔渣出口53、金属出口54。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为纺锤形等离子体炉,可以有效避免熔渣挂壁、结瘤的问题,而进料口的双自动门保持一开一闭的结构,避免因主燃烧室的负压而吸入过量空气。危险废物从等离子体炉顶端的进料口11进入,经过分料器13后,分散进入等离子体炉,在下落过程中,与从熔融区5的热风入口51进入炉体内的热风相遇,经过干燥还原区2和氧化区3的干燥、热解、还原、氧化四个过程,在落入造渣区4时,危险废物的有机成分已经完全去除,最后进入高温的熔融区5,在等离子炬口52的作用下进一步熔融,金属通过金属出口54放出,熔渣通过熔渣出口53放出,整个处理过程运行稳定,同时降低能耗。
具体地,所述双自动门表面设有耐火材料。
采用上述方案,使得双自动门可耐高温。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陈庆高,未经陈庆高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150822.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小型垃圾热解气化焚烧炉的给料装置
- 下一篇:一种焚烧装置耐高温内胆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