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均匀出光的LED面光源有效
申请号: | 201720150434.9 | 申请日: | 2017-02-20 |
公开(公告)号: | CN206584959U | 公开(公告)日: | 2017-10-24 |
发明(设计)人: | 陈琰表 | 申请(专利权)人: | 漳州立达信光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L33/58 | 分类号: | H01L33/58;H01L33/60 |
代理公司: | 厦门市首创君合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35204 | 代理人: | 杨依展,陈德阳 |
地址: | 363000 福建省***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均匀 led 光源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LED面光源,特别是涉及一种均匀出光的LED面光源。
背景技术
LED经多年发展,技术已逐步成熟,大幅度降低了其生产成本,可以充分发挥其成本与规模优势,实现成本合理、品质稳定的LED柔性面光源照明产品。然而,现有LED柔性面光源,LED芯片一般都是直接固定在基板上。
例如,公开号为CN104319273A的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LED光源,包括基板和至少两个LED芯片,每个LED芯片固定于基板,基板表面设有至少一个薄膜电极,至少一个LED芯片的至少一个电极与相应的薄膜电极电连接。然而,该方案的LED光源,LED芯片和基板呈贴合的状态,发光集中在靠近LED芯片的位置,发光不均匀。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均匀出光的LED面光源,其克服了背景技术所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均匀出光的LED面光源,包括水平设置的电路板及设置在该电路板上表面的光源模块,该光源模块包括侧面开口的收容盒及置于该收容盒当中的LED晶片,该收容盒设有与该电路板连接的第一电极和第二电极,该LED晶片安装在该收容盒与该开口相对的侧壁上,该LED晶片的正、负引脚分别与该第一电极和第二电极相连接;还包括设置在该电路板上方用于封装该光源模块的硅胶层;还包括设置在该硅胶层上方用于把该硅胶层内的光均匀取出实现面光源的导光层,该导光层是硅胶和扩散粉的混合物。
本技术方案与背景技术相比,它具有如下优点:
LED晶片发射的光从侧面进入硅胶层传播,光线在硅胶层下表面形成反射,导光层能够将该硅胶层内的光均匀取出实现面光源,使该LED面光源具有出光均匀的优点。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图1a绘示了本实用新型均匀出光的LED面光源实施例一的纵向剖视图。
图1b绘示了图1a所示LED面光源的电路板和光源模块的纵向剖视图。
图1c绘示了图1a所示LED面光源的电路板和光源模块的横向剖视图。
图2a绘示了本实用新型均匀出光的LED面光源实施例二的纵向剖视图。
图2b绘示了图2a所示LED面光源的电路板和光源模块的纵向剖视图。
图2c绘示了图2a所示LED面光源的电路板和光源模块的横向剖视图。
图3a绘示了本实用新型均匀出光的LED面光源实施例三的纵向剖视图。
图3b绘示了图3a所示LED面光源的电路板和光源模块的纵向剖视图。
图3c绘示了图3a所示LED面光源的电路板和光源模块的横向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一:
请参照图1a、1b、1c,均匀出光的LED面光源,包括水平设置的电路板10 及设置在该电路板10上表面的光源模块20。该电路板10呈长条状,其长度不受限制。该光源模块20的数量可以沿着该电路板10的长度任意设置。该光源模块20包括侧面开口的收容盒21及置于该收容盒当中的LED晶片22。该收容盒21设有与该电路板10连接的第一电极211和第二电极212,该LED晶片22 安装在该收容盒21与该开口相对的侧壁上,该LED晶片22的正、负引脚分别与该第一电极221和第二电极222相连接。均匀出光的LED面光源还包括设置在该电路板10上方用于封装该光源模块20的硅胶层30。均匀出光的LED面光源还包括设置在该硅胶层30上方用于把该硅胶层30内的光均匀取出实现面光源的导光层40,该导光层40是硅胶和扩散粉的混合物。优选地,该扩散粉是 AL2O3或TiO2。该收容盒21的侧壁上设有荧光粉23。
所述电路板10在该收容盒21开口一侧形成通孔11。该电路板10上设置大面积的通孔11,能够防止电路板10对光产生散射影响,光线在该硅胶层30下表面均匀反射,使出光更加均匀。
实施例二:
请参照图2a、2b、2c,实施例二与实施例一的区别在于:该电路板10上没有设置通孔,该电路板10的上表面设有一层反光膜50,所述反光膜50是铝或银或铝箔。该反光膜50是柔性,该电路板10是柔性,该反光膜能够加强该电路板10的强度。
该第一电极211水平向外延伸形成第一伸出部S1;该第二电极212水平向外延伸形成第二伸出部S2。该第二伸出部S2与该反光膜50不接触,该第一伸出部S1部分盖住该反光膜50,从而能够提高散热速度。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漳州立达信光电子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漳州立达信光电子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150434.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用于垃圾焚烧的无烟炉
- 下一篇:太阳能火炬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