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混凝沉淀一体化反应器有效
申请号: | 201720150078.0 | 申请日: | 2017-02-20 |
公开(公告)号: | CN206486333U | 公开(公告)日: | 2017-09-12 |
发明(设计)人: | 肖学权;乔瑞平;田华 | 申请(专利权)人: | 湖南永清水务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2F1/52 | 分类号: | C02F1/52 |
代理公司: | 长沙正奇专利事务所有限责任公司43113 | 代理人: | 马强,李发军 |
地址: | 410330 湖南省*** | 国省代码: | 湖南;4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沉淀 一体化 反应器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混凝沉淀一体化反应器,涉及污水、净水处理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水资源问题已成为制约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水污染问题更是直接影响到了居民的日常生活及饮水安全。
近年来,政府及企业都投入了大量的资金来治理居民生活及工业生产所产生的生活污水及工业废水,从大量的投入运行的污水处理厂来看,基本上都具有投资大、运行管理费用高等问题,特别是工业废水因其具有浓度高、难降解等技术难题,更具有投资大、运行管理费用高等突出问题,如何来降低投资费用、运行管理费用变成了企业急需解决的难题。
污水处理作为社会发展的重点基础设施,是社会可持续发展的有力保证。在保证处理系统稳定、达标运行的前提下,如何更大程度的降低投资费用和运行费用,成为企业最想解决的问题。如果能最大限度的降低投资及运行管理费用,将直接减轻企业的经济负担,为企业的生存和发展提供了更有力的保障。
在现有技术中,混凝沉淀是生活污水、工业废水以及自来水厂常用的处理工艺,沉淀设备是水处理工艺中泥水分离的重要环节,其运行状况直接影响出水水质。传统的平流沉淀池优点是构造简单易操作,工作比较安全可靠,因此要求的运行管理水平较低;缺点是占地面积大,处理效率低,要想降低滤前水的浊度就要较大地增加沉淀池的长度。70年代以后,我国各地水厂普遍使用了斜管沉淀池,沉淀效率得到了大幅度提高。但经过几十年应用,其可靠性远不如平流池。这主要是斜管沉淀设备自身结构的不合理性造成的。传统沉淀理论认为斜板、斜管沉淀池中水流处于层流状态。其实不然,实际上在斜管沉淀池中水流是有脉动的,这是因为当斜管中大的矾花颗粒在沉淀中与水产生相对运动,会在矾花颗粒后面产生小旋涡,这些旋涡的产生与运动造成了水流的脉动。这些脉动对于大的矾花颗粒的沉淀没有什么影响,对于反应不完全小颗粒的沉淀起到顶托作用,故此也就影响了出水水质。其次,随着土地资源稀缺也来越严重,节约用地也越来越受到政府部门的重视,普通斜板沉淀池的沉淀效率渐渐不能满足需求。
目前沉淀池的种类繁多,但无论是平流式、辐流式还是竖流式沉淀池,占地面积均较大,斜管沉淀池虽然占地面积稍小,但处理效果一般。随着土地资源的稀缺,节约用地也越来越受到政府部门的重视,环保工作者也开发了一系列絮凝+沉淀一体化装置,如中国专利公开号CN102020346A公开了一种高效混凝沉淀池,其依旧把混凝、絮凝反应池和沉淀池分开设置,尤其是在处理规模较大的情况下(>1000m³/d),很少把絮凝反应池和沉淀池合并建设。
中国发明专利申请号CN03147869.7公开了一种混凝—沉淀水处理工艺,原水首先由进水管进入高效复合澄清反应池中的导流筒,与筒内的混凝剂和高分子絮凝剂及回流泥渣反应,经搅拌桨搅拌后,经导流区流入混凝反应室侧面的澄清池内斜板沉淀区、活性泥渣层区下方,水中的污泥向下,水向上,在活性泥渣层区对悬浮固体、溶解性有机物截留去除,然后污泥沉入污泥浓缩区,由污泥浓缩机刮入排泥管排出,泥水再经回流污泥管返回;原水中的清水向上经斜板沉淀区处理后经池体上面的集水管收集,并流入出水渠,再经总出水管流出。
另外,如中国专利公开号CN104261442A公开了一种外方内圆混凝沉淀一体化沉淀池,该专利申请虽将混凝、絮凝反应池和沉淀池合并,但却构造复杂,施工难度大、投资成本高,运行费用高等问题,且还需设置搅拌机、吸刮泥机等大型设备。本实用新型设计一种圆形高效混凝沉淀一体化反应器,主体结构为圆形池体,并将混凝和絮凝反应区合并至沉淀池中,同时与斜管沉淀区实现无缝对接,实现混凝沉淀池低占地面积、低投资成本、低运行费用和高处理效果,具有较大应用和推广意义。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解决当前在污水处理中混凝沉淀单元占地面积大、投资费用高、运行费用高、处理效果差等问题,本实用新型旨在提供一种混凝沉淀一体化反应器,该反应器改变了传统混凝沉淀分建模式,在降低混凝沉淀占地面积的同时降低设备投资费用及运行费用,提高了处理效果。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混凝沉淀一体化反应器,包括池体;所述池体内设有竖向布置的导流筒;所述导流筒内设有反应区和位于反应区下方的沉淀区,该反应区为中和、混凝和絮凝反应区,且反应区和沉淀区一体化设置;所述沉淀区外侧和/或下方设有排泥系统;所述池体内壁上部设有溢流结构。
由此,反应区和沉淀区一体化设置,减小了混凝沉淀的占地面积,同时提高了处理效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湖南永清水务有限公司,未经湖南永清水务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150078.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水处理药剂生产与计量投加系统
- 下一篇:化学实验废液处理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