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电梯口防倒灌水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1720149130.0 | 申请日: | 2017-02-20 |
公开(公告)号: | CN206545249U | 公开(公告)日: | 2017-10-10 |
发明(设计)人: | 成浩林;陈军;陈强;孙欣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东稻建设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3F5/00 | 分类号: | E03F5/00;E04F15/18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00040 上海市***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电梯 口防倒 灌水 结构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建筑防水设施,特别涉及一种电梯口防倒灌水结构。
背景技术
电梯是一种以电动机为动力的垂直升降机,装有箱状吊舱,用于多层建筑乘人或载运货物。当电梯口发生积水时,由于楼板结构较为平整,会出现向电梯井内灌水的现象,导致电梯不能正常运行,存在较大的安全隐患。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具有防灌水功能的电梯口防倒灌水结构。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一种电梯口防倒灌水结构,包括楼板层,所述楼板层靠近电梯井的一侧设置有深沟坎,所述深沟坎内浇筑有混凝土导墙,所述混凝土导墙高于所述楼板层,所述混凝土导墙内植有钢筋,所述混凝土导墙远离所述电梯井的一侧与所述楼板之间形成阴角,所述阴角处设置有向内凹陷的圆角部,所述圆角部与所述楼板之间刷有防水胶层,所述楼板层上位于所述混凝土导墙的一侧设置有抗渗砂浆层,所述抗渗砂浆层的高度低于所述混凝土导墙的高度,所述混凝土导墙以及所述抗渗砂浆层的上方设置有粘结层,所述粘结层上方铺设有石材。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深沟坎内设置混凝土导墙,并且混凝土导墙的高度高于楼板层,当有暗水流通过时形成阻挡,不会进入到电梯井内,实现防倒灌的功能。钢筋的设置则提升了混凝土导墙的强度,不会轻易破损。在混凝土导墙和楼板之间形成的阴角处设置圆角部,并且在圆角部与楼板层之间刷有防水胶层,提升封闭性能,阻挡水流的通过。抗渗砂浆层的设置用于提升防渗透性能,使水流不能渗透下来形成暗流,提升了防灌水的性能。而混凝土导墙的高度高于抗渗砂浆层的高度,混凝土导墙能够对抗渗砂浆层上方的水流进行阻挡,提升防灌水性能。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深沟坎的高度为20mm,宽度为100mm。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深沟坎的高度为20mm,宽度为100mm,具有足够的空间来浇筑混凝土导墙,使混凝土导墙保证一定的结构强度,不会轻易损坏。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混凝土导墙的高度为30mm。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混凝土导墙高30mm,使得混凝土导墙的上端面与楼板层的上端面之间保持足够的高度差,提升挡水性能。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抗渗砂浆层的高度为5mm。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抗渗砂浆层的高度为5mm,使得抗渗砂浆层的上端面低于混凝土导墙的上端面高度,并且保持足够的距离差,混凝土导墙能够对抗渗砂浆层上的水流阻挡。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圆角部由防水砂浆制成。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圆角部由防水砂浆制成,能够对水流形成稳定的阻挡。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钢筋呈网格状排列。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钢筋呈网格状排列,能够实现全方位的加固作用,提升混凝土导墙的牢度。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深沟坎深内设置混凝土导墙,混凝土导墙高于楼板层以及抗渗砂浆层,实现对暗流的阻挡,并且在混凝土导墙和楼板层之间的阴角处设置圆角部,与刷有的防水胶层结合进一步提升挡水的性能。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施例的结构图。
图中:1、楼板层;2、电梯井;3、混凝土导墙;4、钢筋;5、阴角;6、圆角部;7、防水胶层;8、抗渗砂浆层;9、粘结层;10、石材。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如图1所示,一种电梯口防倒灌水结构,包括楼板层1,在楼板层1靠近电梯井2一侧的上端位置设置有20mm高,100mm宽的深沟坎,并且在深沟坎内浇筑有混凝土导墙3,混凝土导墙3的高度为30慢mm,实现对楼板层1上暗流进行阻挡,提升防倒灌水性能。在混凝土导墙3内植有钢筋4,钢筋4呈网格状排列,使混凝土导墙3各个部位保持在较高的结构强度。
混凝土导墙3远离电梯井2的一侧与楼板层1之间形成有阴角5,在阴角5处设置有向内凹陷的圆角部6,圆角部6由防水砂浆制成,实现对阴角5处的遮盖,在圆角部6和楼板层1之间刷有防水胶层7,防水胶层7为纳米硅防水胶层7,纳米硅防水胶层7是采用高科技纳米技术研制而成,是一种刚柔相济的环境友好型防水产品,具有优良的渗透结晶防水性能,又具有丙烯酸酯类聚合物防水乳液的高弹性涂膜防水性能,提升圆角部6和楼板层1之间的封闭性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东稻建设有限公司,未经上海东稻建设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149130.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