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冷缩电缆中间接头有效
申请号: | 201720148528.2 | 申请日: | 2017-02-20 |
公开(公告)号: | CN206471795U | 公开(公告)日: | 2017-09-05 |
发明(设计)人: | 杨洪柱;范玉林;赵志勇;赵彦慧 | 申请(专利权)人: | 福建泉源电气设备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2G15/18 | 分类号: | H02G15/18;H02G15/188 |
代理公司: | 北京科亿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11350 | 代理人: | 汤东凤 |
地址: | 350100 福建省福州市闽侯县竹岐***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冷缩 电缆 中间 接头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电缆接头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电缆终端用的冷缩电缆中间接头。
背景技术
随着近年来工业化不断发展,对电力电缆的需求量越来越大,在架设电网的过程中,需要将两段电缆相互对接起来使用,所以必须使用中间接头来连接两段电缆,并使其保证正常供电。现有技术的冷缩电缆中间接头大多为直埋敷设,对中间接头的防水密封及防腐蚀、防机械损伤提出了较高要求,而现有的冷缩电缆中间接头防水结构简单,主要靠硅橡胶套自身的弹性来保证与电缆之间的密封性,防水效果差。现有的冷缩电缆中间接头无法解决防水的问题,很多电缆中间接头往往运行在隧道、地下等潮湿的地方,很容易有潮气进入,从而引起接头短路,给用户带来巨大损失,传统的冷缩电缆中间接头由于长期运行或者事故,可能发生自燃或者爆炸,而又会伤及电缆沟或电缆架桥中其他的电缆,损失不可估量。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针对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做出改进,即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冷缩电缆中间接头密封性好,防火防水效果好,安装简单,提高了电力设备的可靠性和可持续性。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冷缩电缆中间接头,包括套设于两电缆接头端的绝缘管,所述绝缘管由外向内依次分为外屏蔽层、绝缘层和内屏蔽层,绝缘管两端分别套设有帽盖,由电缆连接部与绝缘管连接部组成,分别与电缆、绝缘管连接,所述绝缘管外周缠绕有阻燃胶带,所述阻燃胶带外周套设有连接管,所述连接管两端分别与帽盖的绝缘管连接部连接,所述帽盖的电缆连接部与连接管两端设有内环形槽,所述内环形槽内设有遇水膨胀胶圈。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帽盖与连接管由硅橡胶材料制作,其外表面还设有疏水层。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绝缘管套装在支撑管上,所述支撑管外径不小于绝缘管内径,所述支撑管为螺旋线状支撑条缠绕形成中空的圆筒。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该新型冷缩电缆中间接头保证电缆接头处的密封性能与绝缘等级,同时防火防水效果好,操作安装简单,提高了电力设备的可靠性和可持续性。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构造示意图。
图中:1-电缆,2-帽盖,3-阻燃胶带,4-连接管,5-遇水膨胀胶圈,6-外屏蔽层,7-绝缘层,8-内屏蔽层。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如图1所示,一种冷缩电缆中间接头,包括套设于两电缆接头端的绝缘管,所述绝缘管由外向内依次分为外屏蔽层6、绝缘层7和内屏蔽层8,绝缘管两端分别套设有帽盖2,由电缆连接部与绝缘管连接部组成,分别与电缆、绝缘管连接,所述绝缘管外周缠绕有阻燃胶带3,所述阻燃胶带3外周套设有连接管4,所述连接管4两端分别与帽盖2的绝缘管连接部连接,所述帽盖2的电缆连接部与连接管4两端设有内环形槽,所述内环形槽内设有遇水膨胀胶圈5;采用这种包覆连接结构安装简单,使绝缘管受力均匀,避免出现绝缘管变形产生气隙从而出现爬电现象是绝缘管击穿,同时在所述帽盖2的绝缘管连接部与连接管4两端内设有遇水膨胀胶圈5,遇到雨天天气,遇水膨胀胶圈5遇水膨胀,防水效果更好,绝缘管外缠绕阻燃胶带3用以绝缘管绝缘击穿时防火防爆。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帽盖2与连接管4由硅橡胶材料制作,由于自身具有弹性可完全包覆紧贴绝缘管,密封性能好,其外表面还设有疏水层,具有防水作用。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绝缘管套装在支撑管上,所述支撑管外径不小于绝缘管内径,所述支撑管为螺旋线状支撑条缠绕形成中空的圆筒;安装时,将内套有支撑管的绝缘管穿入电缆,抽出支撑条,绝缘管弹性收缩压紧电缆,绝缘管外周缠绕阻燃胶带3,两端套上帽盖2,再由连接管4连接固定。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凡依本实用新型申请专利范围所做的均等变化与修饰,皆应属本实用新型的涵盖范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福建泉源电气设备有限公司,未经福建泉源电气设备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148528.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