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自动开合模机械设备有效
申请号: | 201720148436.4 | 申请日: | 2017-02-20 |
公开(公告)号: | CN206493493U | 公开(公告)日: | 2017-09-15 |
发明(设计)人: | 钟宝忠 | 申请(专利权)人: | 东莞市展洋机械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9C33/28 | 分类号: | B29C33/28;B29K75/00 |
代理公司: | 北京君泊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11496 | 代理人: | 王程远 |
地址: | 523000 广东***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自动 开合模 机械设备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自动开合模机械设备,属于生产机械设备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目前的传统的聚氨酯(PU)生产线是手工开合模,部分模具是大型铁模,非常笨重,生产线是流水作业,每1-2秒工人就必须开或合一套模具,工人很累,时间长工人在开模时容易手滑,使模具脱落压倒人手,出现工伤。有时会发现来不及开合模,模具已开到下一个工位,影响整个生产线的运转。自动开合模机械设备能从根本解决这个问题,不需要完全更换传统生产线,只是在传统生产线上加装自动开合模设备,同时在模具卡扣位更换对应的卡扣,就实现了自动的开合模。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克服现有的缺陷,提供一种自动开合模机械设备,可以有效解决背景技术中的问题。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如下的技术方案: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自动开合模机械设备,包括机架,所述机架上设有外壳,所述外壳双侧设有挡板,所述外壳与挡板形成的内腔设有导轨系统,所述导轨系统包括主动轮、从动轮、齿轨和链条,所述主动轮设置在内腔底部,所述从动轮设置在内腔顶部,所述主动轮和从动轮均设置在挡板上,所述挡板内壁设有齿轨,所述齿轨上设有链条,所述链条连接主动轮和从动轮,所述链条之间设有拨动块,所述主动轮一侧设有伺服连接器和伺服电机,所述伺服连接器和伺服电机设置在挡板外壁,所述远离伺服电机的挡板一侧设有开合模具扣系统,所述开合模具扣系统包括气缸、推板、安装座和支柱,所述安装座设置在机架上,所述支柱安装在安装座上,所述气缸通过连接块设置在支柱上,所述气缸上设有推板。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机架底部四角还设有可调节垫脚。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外壳与机架为可拆卸连接。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外壳外壁固定设有安装环,所述挡板通过安装环与外壳可拆卸连接。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主动轮上设有转动轴且转动轴贯穿挡板,所述转动轴与伺服连接器连接。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挡板上设有与齿轨对应的安装孔,所述齿轨的数量为4个。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拨动块为U型钢板以及数量为3个。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安装座与机架可拆卸连接。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外壳和挡板均为弧形形状。
本实用新型所达到的有益效果是:一种自动开合模机械设备,对聚氨酯(PU)产品传统生产线在较低的成本下升级,实现了模具的自动开合模,提高了生产效率,降低劳动成本,减小劳动强度,提高了安全性,降低人工成本。
附图说明
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一起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在附图中: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述的一种自动开合模机械设备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述的一种自动开合模机械设备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述的导轨系统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述的主动轮、伺服连接器和伺服电机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述的开合模具扣系统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述的拨动块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7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述的模具打开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8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述的卡扣结构示意图;
图9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述的模具闭合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10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述的一种自动开合模机械设备工作原理示意图;
图中标号:1、机架;2、外壳;21、安装环;3、挡板;4、导轨系统;41、主动轮;42、从动轮;43、齿轨44、拨动块;45、链条;5、伺服连接器;6、伺服电机;7、开合模具扣系统;71、安装座;72、支柱;73、气缸;74、推板;8、模具;81、卡扣;82、拉杆。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进行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优选实施例仅用于说明和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东莞市展洋机械科技有限公司,未经东莞市展洋机械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148436.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二维超高速旋转平台
- 下一篇:一种模具的滑块压块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