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灯丝预热电路有效
| 申请号: | 201720148217.6 | 申请日: | 2017-02-18 |
| 公开(公告)号: | CN206602697U | 公开(公告)日: | 2017-10-31 |
| 发明(设计)人: | 苏博周 | 申请(专利权)人: | 河北九英电气设备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H05B41/14 | 分类号: | H05B41/14 |
| 代理公司: | 石家庄君联专利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13125 | 代理人: | 赵立军 |
| 地址: | 071000 河*** | 国省代码: | 河北;13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灯丝 预热 电路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灯丝电路,特别涉及一种灯丝预热电路。
背景技术
参照图1所示,目前灯丝预热电路(电流预热)是由L1、灯丝1、C1、灯丝2、C2组成,预热时频率高,电路处于失谐状态,调整预热频率可以调整预热电流,预热时间结束后,频率达到L1与C1的谐振频率,产生高压大电流,从而启辉灯管。但是这种预热电路在预热结束后,一般阴极电流i1=灯丝电流i2+灯管电流i3,对于大电流的灯丝,为了达到较好的预热效果,预热频率会接近谐振频率,会造成灯管两端电压过高(超过100V时),灯丝电流i2会大于或等于灯管电流i3,这么就会造成阴极电流i1的值较大,可能会达到灯管电流i3的1.5倍,从而使灯管进入辉光放电状态,影响灯管寿命;灯管管压越高,灯管点亮后,流过灯丝的电流越大,灯丝消耗越大。
授权公告号为CN202364456U中公开了一种高效荧光灯的预热电路,包括荧光灯管、串联在荧光灯两端的灯丝上的二个灯丝电压预热绕组,正温系数热敏电阻、隔直限流电容串联组成,串联预热电路连接在荧光灯管两端灯丝之间,虽然该预热电路预热的频率较高,远离谐振点,使谐振电容两端电压降低,通过调节二个灯丝电压预热绕组的匝数比使流过灯丝的电流达到预热电流值,此处的隔直电容还可以解决输出线短路时烧坏二个电压预热绕组的效果;隔直电容的加入虽然可以解决灯丝短路问题,但带来一个问题就是,由于采用二个灯丝电压预热绕组组成的容性负载和电压预热,会使流过的灯丝的电流畸变厉害,波峰过高,会使灯丝寿命短。另外由于灯丝预热前后灯丝电阻变化很大(约4~5倍),造成刚开始预热时灯丝电流过大,影响灯丝寿命。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灯丝预热电路,使预热频率小于谐振频率,使阴极电流小于灯管电流,起到延长灯丝使用寿命的效果。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
一种灯丝预热电路,该预热电路连接电源,所述预热电路包括灯管和隔直电容,所述隔直电容耦接于所述灯管的两个灯丝之间,还包括耦接于电源的第一绕组、第二绕组以及第三绕组,所述第二绕组和第三绕组为第一绕组的副绕组,所述第二绕组和第三绕组组成两个阻性负载,分别串接在灯管的两个灯丝上,所述电源为电流源。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第二绕组和第三绕组为第一绕组的副绕组,且第二绕组和第三绕组组成两个阻性负载,电源为电流源,从而使流过灯丝的电流变成正弦波,ACF(波峰比)小于1.7,另外由于是电流源所以不受灯丝冷热态的影响,大大延长了灯丝寿命。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改进,每一所述阻性负载包括LC谐振电路,所述LC谐振电路串接于所述第二绕组/第三绕组与对应的灯丝之间。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该阻性负载包括LC谐振电路,LC谐振电路具有在很小的时间段内,电容的电压逐渐降低,而电流却逐渐增加,与此同时电感的电流却逐渐减小,电感的电压却逐渐升高,利用这一特性以减少灯丝消耗的电能而产生的能量损耗。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改进,所述LC谐振电路为LC串联谐振电路。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LC串联谐振电路是电容和电感串联,电容器放电,电感开始有一个逆向的反冲电流,电感充电;当电感的电压达到最大时,电容放电完毕,之后电感开始放电,电容开始充电,这样的往复运作,在通过电流源使LC串联谐振电路为阻性。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改进,所述LC串联谐振电路包括串联的一电容和一电感,所述电容耦接于第二绕组/第三绕组,所述电感耦接于灯丝。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第二绕组和第三绕组为第一绕组的副绕组,且第二绕组和第三绕组组成两个阻性负载,电源为电流源,从而使流过灯丝的电流变成正弦波,ACF(波峰比)小于1.7,另外由于是电流源所以不受灯丝冷热态的影响,大大延长了灯丝寿命。
附图说明
图1是背景技术中的接线电路图;
图2是本实施例的接线电路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河北九英电气设备有限公司,未经河北九英电气设备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148217.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