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无菌厂区制水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720148128.1 | 申请日: | 2017-02-20 |
公开(公告)号: | CN206494806U | 公开(公告)日: | 2017-09-15 |
发明(设计)人: | 袁哲友;王雷;沈阳;王友霞 | 申请(专利权)人: | 宝利化(南京)制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2F9/10 | 分类号: | C02F9/10;C02F103/02 |
代理公司: | 南京众联专利代理有限公司32206 | 代理人: | 顾进 |
地址: | 210038 江苏省***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无菌 厂区 水系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制药设备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无菌厂区制水系统。
背景技术
制药工艺用水根据用途不同可分为饮用水、纯化水和注射用水,其中无菌厂区无菌原料药直接接触无菌原料的包装材料的最后洗涤用水、无菌原料药精制、无菌产品直接接触药品的包装材料最后一次精洗用水以及注射剂和无菌冲洗剂配料均需要使用注射用水级别的水质。现有的无菌厂区制水系统不完善,特别是注射用水储液罐中的注射用水储存条件不当,容易导致菌落数和电导率增加,大大影响水质和生产;另外现有制水系统的清洗管路设计不合理,清洗管道单一,无法高效清洗各种过滤器中的物理、化学及生物杂质;还有当净化设备出现故障时,必须停机维修,影响工序。
因此,如何解决这些技术问题,已成为本领域技术人员亟待解决的技术难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不足,提供了一种,解决了上述的技术问题。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无菌厂区制水系统,包括从左至右依次设置的初级过滤器、软水器、微滤器、超滤器、反渗透过滤器、纯化水储液罐、多效蒸馏器、冷凝器和注射用水储液罐,上述各装置相互用管道连接,所述软水器、微滤器、超滤器、反渗透过滤器、纯化水储液罐、多效蒸馏器和冷凝器分别为两个,并联形成两条制水系统;所述初级过滤器上方的进水管道上设置一号流量计和水泵,初级过滤器内部从上至下依次设置第一过滤床和第二过滤床,进水管道右侧和清洗管道连接,清洗管道上从左至右依次设置一号清洗罐、二号清洗罐和三号清洗罐;所述超滤器和反渗透过滤器之间的管道上设置高压泵和二号流量计;所述冷凝器出口通过管道与注射用水储液罐连接;所述注射用水储液罐外周设置保温层,右端下侧与循环管道下端连接,循环管道下端设置循环泵,循环管道上端贯穿入注射用水储液罐上端,注射用水储液罐上方设置温度感应器和水质监控器;所述软水器、微滤器、超滤器、反渗透过滤器左侧与一号清洗支管连接,反渗透过滤器与纯化水储液罐之间的管道上设置二号清洗支管,一号清洗支管和二号清洗支管的出口相互连通,最终与废水缓冲罐连接。
上述中软水器、微滤器、超滤器和反渗透过滤器内部偏右侧分别纵向设置钠型阳离子交换树脂、微滤膜、超滤膜和反渗透膜,因此清洗的时候含有大部分大颗粒固体杂质的污水通过一号清洗支管流出,另外一部分可溶性杂质通过二号清洗支管流出,除杂效果明显。
所述软水器可以除去水中钙离子、镁离子,避免在管路系统中形成水垢;所述微滤膜可以除去大于0.1um的大分子量胶体、细菌及悬浮物;所述超滤膜可以除去大于0.01um的大分子有机物、蛋白质、微生物等;所述反渗透膜能有效截留溶解盐分机分子量大于100的有机物,所述高压泵能保证反渗透膜正常的运行压力;所述一号流量计和二号流量计能够根据需要调节管路中水在合适的流量大小。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第一过滤床为石英砂过滤床,所述第二过滤床为活性炭吸附床,前者可以过滤掉源水中的铁锈和锰等重金属杂质,使用寿命比活性炭吸附床长,后者具有很强的物理吸附作用,有效除去水中的有机物、悬浮物质,去除微量异味、色素等,避免影响后续进一步的过滤,保证软水器、微滤器、超滤器和反渗透过滤器的正常工作,同时大大延长初级过滤器的使用寿命。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注射用水储液罐上设置时间监控器,当储存时间超过公司内部质量标准的预设时间时,提醒工作人员禁止使用该注射用水,避免造成质量问题。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冷凝器为常温水冷式冷凝器,保证水蒸气转换为液体水,同时使注射用水保持在65℃以上保温循环或者在80℃以上保温存放,避免使用额外的加热装置,减少能耗。
其工作原理为:当进行净化工序时,关闭清洗管道、一号清洗支管和二号清洗支管一侧的阀门,打开进水管道上端的阀门、下端的两个阀门以及反渗透过滤器和纯化水储液罐之间的阀门;当进行清洗工序时,仅关闭进水管道上端的阀门以及反渗透过滤器和纯化水储液罐之间的阀门,其它如清洗管道、一号清洗支管和二号清洗支管一侧的阀门均处于打开状态。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宝利化(南京)制药有限公司,未经宝利化(南京)制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148128.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太阳能手机充电宝
- 下一篇:聚氨酯橡胶硫化剂的生产尾水处理设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