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眼科硅油抽取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720147831.0 | 申请日: | 2017-02-17 |
公开(公告)号: | CN207384376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5-22 |
发明(设计)人: | 周启超;张纯;许艺民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大学第三医院 |
主分类号: | A61F9/007 | 分类号: | A61F9/007 |
代理公司: | 北京易正达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11518 | 代理人: | 郭士磊 |
地址: | 100191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眼科 硅油 抽取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眼科硅油抽取装置,包括注射器及抽油管,所述注射器与所述抽油管相连,所述抽油管的前端分叉形成第一抽油分管及第二抽油分管,所述第一抽油分管的前端连接有用于插设于巩膜第一切口上并吸取硅油的第一针头,所述第二套管的前端连接有用于插设于巩膜第二切口上并吸取硅油的第二针头;所述第一针头与第一抽油分管连通,所述第二针头与第二抽油分管连通。本实用新型所述的眼科硅油取出装置,具有高效提取巩膜内硅油的效果,有效降低了因手术时间长而带来的损伤眼睛事件的发生概率,而且其活塞杆能够进行简便、可靠、有效及精细的定位,从而避免因此导致的手术失败,减少患者痛楚。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眼科医疗器械,特别涉及一种眼科硅油抽取装置。
背景技术
玻璃体切除联合硅油眼内填充治疗视网膜脱离已经成为临床上常规的手术方式,向患者眼内填充硅油进行支撑视网膜复位,待患者的视网膜完全复位后,再将患者眼内的硅油取出。目前,眼内硅油取出术普遍采用的医用耗材为玻璃体切割机生产厂家配套生产的硅油取出包,其利用玻璃体切割机产生的持续负压、通过取油器械包配给的相关器材进行眼内硅油取出。这一医疗器械的价格非常昂贵,在临床应用中导致整个手术费高昂,从而导致整个治疗费用高昂,是部分低收入患者所无法承担的。
现有技术中出现了各种利用注射器制成的取油器械。例如授权公告号为CN202982374U的中国实用新型专利公开的“医用硅油取出装置”(公告日:2013年6月12日),该技术虽能用于患者眼内硅油取出术,但因其结构设计不合理,存在较大的风险性,主要表现为用于在注射器针筒内形成负压的活塞杆无法进行可靠、有效地定位,在手术过程中的无意碰触下,活塞杆的运动要么对针筒内形成加压、要么对针筒内形成减压,即针筒内无法形成可靠、稳定的恒定负压,从而导致手术失败,增加患者痛楚。此外,公开号为CN105287097A的中国发明专利申请公开的“眼内硅油取出器”(公开日:2016年2月3日),虽然其注射器上的活塞杆能够可靠、有效地定位,但是业内众所周知,现有手术一般在巩膜上开设三个切口(一般称为巩膜第一切口、巩膜第二切口及巩膜第三切口),抽取硅油时,采用一根抽油管的针头插入其中一个切口中抽取巩膜中的硅油,另一个巩膜切口插入补水管的针头补水以支撑巩膜,巩膜上第三个切口没有被利用,这种抽取硅油的方式效率低,会延长手术时间,手术过程中会有较多空气进入眼球中,可能会导致眼内炎症发生,另外,还可能导致眼内压力剧降,发生爆发性脉络出血可能。总之抽油效率低会导致手术风险增加,而上述专利即采取这种低效的抽硅油的方法。同时,上述专利在抽取硅油时,直接将留置针插入患者的巩膜切口中,会带来二次损伤巩膜的风险。
因此,亟需一种眼科硅油高效取出装置,不仅能够使活塞杆可靠、有效地定位,避免由此导致的手术失败,降低患者痛楚,而且结构简单、抽油效率高、尽可能降低对巩膜的二次损伤。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针对现有技术的的缺陷提供了一种眼科硅油抽取装置。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一种眼科硅油抽取装置,包括注射器及抽油管,所述注射器与所述抽油管相连,所述抽油管的前端分叉形成第一抽油分管及第二抽油分管,所述第一抽油分管的前端连接有用于插设于巩膜第一切口上并吸取硅油的第一针头,所述第二套管的前端连接有用于插设于巩膜第二切口上并吸取硅油的第二针头;所述第一针头与第一抽油分管连通,所述第二针头与第二抽油分管连通。
进一步地,其中所述第一针头与第二针头的大小形状相同;所述第一针头与所述第一抽油分管之间固设有中空圆柱体状的第一针柄;所述第二针头与所述第二抽油分管之间固设有中空圆柱体状的第二针柄。
进一步地,其中所述第一针头的一端固定连接于所述第一针柄的内表面,所述第二针头的一端固定连接于所述第二针柄的内表面,所述第一针柄及第二针柄的外表面分别设置有防滑螺纹,所述第一针柄及第二针柄的直径均为1cm,所述第一针头及第二针头的尖端均为45°倾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大学第三医院,未经北京大学第三医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147831.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腹腔镜下胆道结石取石器
- 下一篇:一种遥控控制的乳腺外科用检查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