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农学教学用育苗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720147761.9 | 申请日: | 2017-02-20 |
公开(公告)号: | CN207340653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5-11 |
发明(设计)人: | 罗青彩 | 申请(专利权)人: | 罗青彩 |
主分类号: | A01G9/029 | 分类号: | A01G9/029;G09B19/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532800 广西壮族自治*** | 国省代码: | 广西;4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农学 教学 育苗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农学教学用育苗装置,育苗盘的左右两侧位置开设有凹槽,凹槽为燕尾槽结构,育苗盘内部的中间位置分布有过滤网,育苗盘的下端安装有限位脚,凹槽的上端安装有盖板,盖板的上端分布有通孔,盖板下端的两侧位置安装有凸块,通过添加过滤网来实现对水分的去除,该设计解决了传统育苗设备内部水分过多无法及时的进行清理的问题,而水平仪的添加则便于保障育苗盘的水平,进而有利于育苗盘内部的水分与土壤充分接触,而盖板、凹槽与凸块的设计则便于对育苗盘进行保护,该设计便于学生通过盖板进行观察,该设计杜绝了个别学生由于顽皮容易对秧苗进行扯拉的问题,而通孔则有利于秧苗与外界进行空气的交换。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是一种农学教学用育苗装置,属于农业设备领域。
背景技术
现有技术中,随着社会经济发展,农村劳动力大量转移,从事水稻生产的劳动力老龄化现象日益凸显,小农分散育秧及以手工插秧为主的传统种植方式已经不能适应水稻生产发展的要求。水稻机械化种植已逐渐成为我国稻作技术的发展方向。水稻集中育秧是针对传统田间分散育秧存在的技术不到位、育秧幼苗素质差、出苗不整齐、病害严重等问题进行突破,通过工厂化育秧、大棚育秧,实现集中育秧及供秧,是实现水稻机插秧技术成功的关键环节,一般在教学过程中往往会出现不利于学生进行观察的问题,所以需要一种新的设备来解决上述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目的是提供一种农学教学用育苗装置,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本实用新型使用方便,便于操作,稳定性好,可靠性高。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是通过如下的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农学教学用育苗装置,包括育苗盘、过滤网、凹槽、出水管、限位脚、水平仪、盖板、通孔、凸块以及引流槽,所述育苗盘的左右两侧位置开设有凹槽,所述凹槽为燕尾槽结构,所述育苗盘内部的中间位置分布有过滤网,所述水平仪安装在育苗盘前侧端面的中间位置,所述育苗盘的下端安装有限位脚,所述限位脚设置有四个且四个限位脚位于育苗盘底部端面的四个直角位置,所述育苗盘内部的底部位置开设有引流槽且引流槽具体位于过滤网的下侧,所述凹槽的上端安装有盖板,所述盖板的上端分布有通孔,所述盖板下端的两侧位置安装有凸块,所述凸块与凹槽啮合在一起,所述引流槽与出水管连接在一起。
进一步地,分布在育苗盘内部的引流槽呈S形进行排列。
进一步地,分布在盖板上的通孔设置有多个且多个通孔之间等距进行布置。
进一步地,分布在盖板下端面的凸块设置有两个且两个凸块相互平行进行布置。
进一步地,所述过滤网的目数为150。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农学教学用育苗装置,通过添加过滤网来实现对水分的去除,该设计解决了传统育苗设备内部水分过多无法及时的进行清理的问题,而水平仪的添加则便于保障育苗盘的水平,进而有利于育苗盘内部的水分与土壤充分接触,该设计有利于保障育苗盘内部的秧苗充分的与水分进行接触,而盖板、凹槽与凸块的设计则便于对育苗盘进行保护,该设计便于学生通过盖板进行观察,该设计杜绝了个别学生由于顽皮容易对秧苗进行扯拉的问题,而通孔则有利于秧苗与外界进行空气的交换,本实用新型使用方便,便于操作,稳定性好,可靠性高。
通过阅读参照以下附图对非限制性实施例所作的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其它特征、目的和优点将会变得更明显: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农学教学用育苗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农学教学用育苗装置中引流槽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农学教学用育苗装置中盖板的结构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罗青彩,未经罗青彩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147761.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咖啡机
- 下一篇:用于陶瓷材料降温热冲击实验的表面瞬态温度测量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