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音频喇叭和耳机有效
申请号: | 201720147247.5 | 申请日: | 2017-02-17 |
公开(公告)号: | CN206640782U | 公开(公告)日: | 2017-11-14 |
发明(设计)人: | 邱士嘉;游博丞;孙伟 | 申请(专利权)人: | 万魔声学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4R9/06 | 分类号: | H04R9/06;H04R9/02 |
代理公司: | 广州华进联合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44224 | 代理人: | 唐利 |
地址: | 518000 广东省深圳市南山***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音频 喇叭 耳机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音频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音频喇叭和包括该音频喇叭的耳机。
背景技术
随着科技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特别是耳机等移动音频设备的应用越来越广泛,已经成为人们工作和生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一般的,传统的音频喇叭中只有一个振膜,改进后的音频喇叭中有两个振膜,这样能改善音频喇叭的整体发音效果。但是,由于设置两个振膜,振膜的振动幅度下降,严重影响喇叭和耳机的声压级(音量)。
实用新型内容
基于此,有必要提供一种能提高声压级的音频喇叭和含有该音频喇叭的耳机。
一种音频喇叭,包括:
壳体,设置有出音口;
安装在所述壳体内并设置有通孔的支架;
安装在所述支架上的第一环形磁铁,所述第一环形磁铁上设有第一导磁体;
安装在所述支架上并环绕所述第一环形磁铁设置的第二环形磁铁,所述第二环形磁铁上设有与所述壳体连接的第二导磁体;
位于所述第一环形磁铁和所述第二环形磁铁之间磁隙中的第一音圈;
与所述第一音圈连接的第一振膜;
环绕所述第二环形磁铁设置的第三环形磁铁,所述第三环形磁铁一端与所述第二导磁体连接,其另一端设有与所述壳体连接的第三导磁体;
位于所述第二环形磁铁和所述第三环形磁铁之间磁隙中的第二音圈;及
与所述第二音圈连接的第二振膜,所述第二振膜上设置有连通所述出音口和所述通孔的连接孔。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支架包括圆筒部,及连接在所述圆筒部的端部并沿所述圆筒部的径向往外延伸的边缘部,所述通孔设置在所述圆筒部内,所述第一环形磁铁和所述第二环形磁铁的一端固定在所述边缘部上。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二导磁体与所述边缘部平行。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二振膜的面积大于所述第一振膜的面积。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二导磁体上设有透气孔。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二导磁体上设置有用于固定所述第一振膜边缘的第一粘接体;
所述第三导磁体上设置有用于固定所述第二振膜边缘一端的第三粘接体,所述支架上设置有用于固定所述第二振膜边缘另一端的第二粘接体。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支架为铁制支架。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壳体包括覆盖所述第一振膜的第一盖板,及与所述第一盖板连接并覆盖所述第二振膜的第二盖板,所述出音口设置在第二盖板上。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盖板上还设置有用于调节音频的调节孔。
一种耳机,包括外壳,所述外壳内设置有包括上述任一的音频喇叭。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音频喇叭和含有该音频喇叭的耳机,由于同时设置第一环形磁铁、第二环形磁铁和第三环形磁铁,在不增加喇叭的整体体积的前提下,喇叭中的磁场强度增大,作用在第一音圈和第二音圈上的磁场力增大,因此,第一振膜和第二振膜的振幅提高,从而提高了第一振膜和第二振膜发音的声压级(音量)。同时,频率较高的音频信号和频率较低的音频信号均能通过第一振膜、第二振膜实现准确还原,提高了喇叭发音的保真度,避免音频信号互调失真而导致声音不清晰、缺乏层次感的缺陷,确保喇叭良好的发音效果。
附图说明
图1为一实施例提供的音频喇叭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2为一实施例提供的耳机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便于理解本实用新型,下面将参照相关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行更全面的描述。附图中给出了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方式。但是,本实用新型可以以许多不同的形式来实现,并不限于本文所描述的实施方式。相反地,提供这些实施方式的目的是使对本实用新型的公开内容理解的更加透彻全面。
需要说明的是,当元件被称为“固定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也可以存在居中的元件。当一个元件被认为是“连接”另一个元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元件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元件。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内”、“外”、“左”、“右”以及类似的表述只是为了说明的目的,并不表示是唯一的实施方式。
参阅图1,一种音频喇叭10,包括壳体100、第一发音单元200和第二发音单元300。壳体100上设置有出音口121。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万魔声学科技有限公司,未经万魔声学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147247.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3D打印设备用的上供粉机构
- 下一篇:一种聚合物复合纸生产设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