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安全性能高的防盗门锁有效
| 申请号: | 201720147216.X | 申请日: | 2017-02-17 |
| 公开(公告)号: | CN206571260U | 公开(公告)日: | 2017-10-20 |
| 发明(设计)人: | 张渝霞 | 申请(专利权)人: | 张渝霞 |
| 主分类号: | E05B3/00 | 分类号: | E05B3/00;E05B5/00;E05B13/00;E05B47/06 |
| 代理公司: | 重庆市前沿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50211 | 代理人: | 谭春艳 |
| 地址: | 401120*** | 国省代码: | 重庆;85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安全 性能 防盗 门锁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防盗门锁,特别涉及一种安全性能高的防盗门锁。
背景技术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于家居建材中防盗门的要求也与日俱增,门锁作为门上非常重要的一个部件也尤其重要。现在市场上几乎所有入户门上装的门锁的外露拉手40和外置锁芯30都是裸露在入户门钢板的表面,容易被暴力破坏后打开,一则安全性不强,二则美观性很差。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安全性能高的防盗门锁,将锁芯和拉手均隐藏在门体内,解决目前门锁拉手和锁芯裸露于入户门外表面不安全的问题。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安全性能高的防盗门锁,包括锁体,所述锁体隐藏在门体内,在所述锁体上设置有轴线内外延伸的锁孔,其特征在于:拉手部分伸到锁孔内,所述拉手能沿着锁孔内外移动,所述门体内有容纳拉手的空腔,所述门体的外侧表面有与拉手的外表面形状匹配的通孔,所述拉手通过自动控制的驱动装置控制沿着锁孔向内侧移动时,所述拉手沉入门体内,并且拉手的外表面与门体外侧表面齐平,当自动控制的驱动装置控制拉手沿着锁孔向外侧移动时,所述拉手伸到门体外,此时能利用拉 手完成开门动作。
上述方案中:所述拉手由内外延伸的竖向部分和左右延伸的横向部分组成,其横向部分的外侧形状与门体外表面的通孔的形状匹配。
上述方案中:所述拉手的上设置有触点开关,通过触摸该触点开关能实现开锁和锁门,所述触点开关随拉手的移动被隐藏在门体内或移动到门体外。
上述方案中:所述锁孔为方形锁孔,在所述拉手竖向部分的内端设置有方形传动杆,所述方形传动杆伸入锁孔内,所述拉手通过方形传动杆沿着锁孔移动,转动拉手,方形传动杆带动锁体锁舌退出或插入,完成开门、关门动作。
采用上述方案,将拉手隐藏在门体内,当人从室外方靠近入户门一定范围内时,通过手机APP、蓝牙、遥控器、感应器等方式发送开锁信号,位于门体内的接收器接收到开锁信号,将信号传输给控制器,控制器根据信号状态、检测门锁状态,发送信号给驱动装置,驱动装置控制将拉手升起。拉手升起后,人们可以旋转拉手,从而带动锁舌退出,正常开启入户门。或是通过触摸拉手上的触点开关完成开门。
当人与门距离超过设定值,控制器根据位置感应器的状态,可以实现门锁的自动上锁,或者是人手动转动拉手上锁,或是触动触点开关上锁,上锁完成后,控制器控制驱动装置驱动拉手沉入门体内。
上述方案中:所述自动控制的驱动装置包括电机、齿轮和限位销,所述电机装在门体内,在所述电机的输出轴上装齿轮,所述拉手的竖向部分上设置有与齿轮啮合的内外延伸的齿条,所述限位销能弹性伸缩的套设于安装孔内,并由电磁铁装置控制伸缩,当所述限位销伸出并伸到齿条的齿槽中,对拉手进行限位,所述限位销缩回离开齿条的齿槽,拉手能随着齿轮移动。
上述方案中:所述门体的外侧板的内侧靠近锁体的位置还设置有防护钢板。防护钢板能更好的保护门体内的设施(包括但是不限于锁体、锁芯、拉手、电机、控制器等),避免暴力破坏。
上述方案中:所述锁体上还设置有备用锁芯,所述备用锁芯一直隐藏在门体内。备用锁芯在防护钢板后。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将拉手设计为自动升降,使得其能隐藏在门体内,锁芯和拉手均不暴露在门体外,极大地提升安全性。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改进前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的A-A剖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图3的B-B剖视图。
图5为拉手升起的状态图。
图6为图5的A处局部放大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实施例1,如图3-6所示:本实用新型的安全性能高的防盗门锁由锁体1、门体2、锁孔3、拉手4、触点开关5、电机、齿轮7、限位销8、备用锁芯6、防护钢板等组成。
锁体1的结构为现有技术,锁体1隐藏在门体2内,在锁体1上设置有轴线内外延伸的锁孔3,锁孔3为方形锁孔,拉手4部分伸到锁孔3内,此处的拉 手4指的是位于门体外侧的拉手,门体内侧的拉手的设置可以与常规普通的设置一样,也可以设置为升降式的拉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张渝霞,未经张渝霞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147216.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具有新型过载保护机构的智能锁
- 下一篇:一种双面指纹门锁结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