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咀头有效
申请号: | 201720146925.6 | 申请日: | 2017-02-17 |
公开(公告)号: | CN206501371U | 公开(公告)日: | 2017-09-19 |
发明(设计)人: | 刘常安 | 申请(专利权)人: | 昆山准达热流道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9C45/27 | 分类号: | B29C45/27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15321 江苏省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咀头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热流道浇注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它涉及一种咀头。
背景技术
热流道是在注塑模具中使用的,将融化的塑料粒子注入到模具的型腔中的加热组件系统。咀头是热流道系统中重要的部件,以用于将熔融的塑胶注入型腔中。
现有授权公告号为CN203267113U的中国专利提供了一种分体式热流道射咀,其包括咀身,咀身上安装有咀头,咀身、咀头轴向贯穿设置有通孔,供熔融的塑胶通过,以向塑料模型腔内注入塑胶,注入型腔内的塑胶经冷却后,得到所要的塑胶产品。咀头具有一个导向尖端,通孔连通导向尖端的锥形面处,从而使熔融的塑胶呈分散装均匀射出。
现有技术中,咀头由铍铜制成,而铍铜的材质较软,当合模时,咀头的导向尖端与动模相摩擦,使用一段时间后,咀头的导向尖端便会出现不可修复的磨损,从而造成咀头的损坏,大大降低了咀头的使用寿命。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有效延长使用寿命的咀头。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咀头,包括呈圆柱形的咀体、与咀体一体成型且同轴设置的导向尖端,所述导向尖端设置有呈圆锥形的注胶面,所述导向尖端的尖端处同轴设置有安装孔,所述安装孔内嵌置有钨钢棒,所述钨钢棒上设置有呈圆锥形且与注射面平滑过渡的耐磨面。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钨钢棒嵌设在安装孔内,钨钢棒与咀体成为一体,钨钢棒的硬度和耐磨性都较好,钨钢棒上的耐磨面与注胶面平滑过渡,从而有效提高导向尖端的耐磨性,达到延长咀头使用寿命的效果。
进一步地,所述钨钢棒位于其尖端处设置有抵接面,所述抵接面与安装孔底壁相平行。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抵接面增大钨钢棒尖端处的接触面积,从而使钨钢棒的尖端处更耐磨。此外,能够避免钨钢棒尖角处的应力集中。
进一步地,所述抵接面的直径尺寸为0.12-0.2mm。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如果抵接面的直径尺寸小于0.12mm时,抵接面的面积过小,应力集中,容易开裂;如果抵接面的直径大于0.2mm,抵接面的面积过大,容易使冷凝后的塑胶粘附,优选抵接面的直径为0.13mm,从而在减小对塑胶粘附的同时,减小应力集中。
进一步地,所述安装孔的直径尺寸为1.9-2.2mm。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如果安装孔的直径尺寸小于1.9mm,则钨钢棒的直径过小,在安装时容易折弯;如果安装孔的直径尺寸大于2.2mm,则钨钢棒的直径过大,造成钨钢棒原料的浪费,优选安装孔直径尺寸为1.98mm,在保证钨钢棒强度的同时,有效节约钨钢棒原料的使用。
进一步地,所述安装孔的深度尺寸为2.23-2.5mm。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安装孔深度的尺寸小于2.23mm时,钨钢棒受力后容易脱离安装孔;安装孔深度的尺寸大于2.5mm时,钨钢棒的长度过长,优选安装孔深度的尺寸为2.24mm时,在保证钨钢棒稳固的嵌置在安装孔内,钨钢棒插入安装孔内的长度较短。
进一步地,所述咀体沿其轴向的尺寸为48-52mm。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优选咀体沿其周详的尺寸为48.16mm。
进一步地,所述咀体的外侧壁同轴设置有定位套。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以便于咀体安装时的定位。
进一步地,所述定位套靠近导向尖端方向的端壁设置有定位面,所述定位面沿咀体轴向呈内凹圆弧状。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避免定位面的应力集中。
进一步地,所述定位套外侧壁同轴设置有定位凹槽。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更加精确的对咀体轴向定位。
进一步地,所述定位凹槽远离导向尖端方向的内侧壁设置有导向面。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导向面的导向下,方便咀体的拆卸。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通过安装孔及安装孔内嵌置的钨钢棒,以及钨钢棒上耐磨面的设置,能够提高导向尖端的耐磨性,进而提高咀头的使用寿命;
2、抵接面增大钨钢棒尖端处的接触面积,从而使钨钢棒的尖端处更耐磨。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A部分的放大图。
图中:1、咀体;11、注胶孔;2、定位套;21、定位面;22、定位凹槽;221、导向面;3、导向尖端;31、喷射孔;32、注胶面;33、安装孔;4、钨钢棒;41、耐磨面;42、抵接面。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昆山准达热流道有限公司,未经昆山准达热流道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146925.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