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转接单元及其转接模组有效
申请号: | 201720146924.1 | 申请日: | 2017-02-17 |
公开(公告)号: | CN206610991U | 公开(公告)日: | 2017-11-03 |
发明(设计)人: | 邓红波 | 申请(专利权)人: | 昆山杰顺通精密组件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R31/06 | 分类号: | H01R31/06;H01R27/00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科进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44316 | 代理人: | 赵勍毅 |
地址: | 215316 江苏省***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转接 单元 及其 模组 | ||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电连接器领域,尤指一种转接单元及其转接模组。
背景技术
随着连接器标准的不断更新,旧接口多被兼容更新,但市场上也存在多种接口并行而不兼容的问题,使得消费者手中的接口也多式多样,如现有手机接口有Micro USB、Mini USB、Type C型USB、Lighting等等,而上述接口均是无法兼容的结构标准。为满足市场需求,急需一种可拓展的多功能转接头以兼容市面上所有常用的接口类型。
实用新型内容
鉴于此,有必要提供一种转接单元及其转接模组,可为安装不同连接接口的移动终端、笔记本电脑、平板等提供接口间的转换。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申请提供了一种转接单元,包括绝缘基体、设于所述绝缘基体上的第一接口、第二接口、及第三接口,所述第一接口与第二接口分别为同一种接口的插头与插座。
优选地,所述绝缘基体呈方形结构,所述第一接口、第二接口、第三接口分别设于所述绝缘基体的三个表面上。
优选地,所述第一接口与第二接口分别位于所述绝缘基体相对的两个表面上。
优选地,所述第一接口与第二接口分别位于所述绝缘基体相邻的两个表面上。
优选地,所述插头型第一接口所处的绝缘基体表面突出形成有配合块,所述第一接口突出于所述配合块外。
优选地,所述插座型第二接口所处的绝缘基体表面凹陷形成有配合槽,所述第二接口与所述配合槽的底面平齐。
优选地,所述第一接口可插入第二接口内。
优选地,所述第三接口是Micro USB插座、Mini USB插座、HDMI插座、Audio Jack插座、标准USB2.0插座、RJ45插座中的至少一种。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申请还提供了一种转接模块,所述转接模块通过多个转接单元首尾组接而成,所述多个转接单元的第一接口与第二接口相互对接,所述第一接口处的突出块配合入所述第二接口处的配合槽内。
本申请的转接单元可单独用于接口的转换,也可以依据用户需求自行组装成转接模组用于多种接口的转换,简单方便,用户体验效果较佳。
附图说明
此处所说明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申请的进一步理解,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本申请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申请,并不构成对本申请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图1为本申请转接模组的立体组合图;
图2为本申请转接模组的立体分解图;
图3为本申请转接单元的立体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申请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申请具体实施例及相应的附图对本申请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是本申请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申请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申请保护的范围。
请参阅图3所示,本申请的转接单元10包括呈方形的绝缘基体11、设于所述绝缘基体11至少三个表面的第一接口12、第二接口13、及第三接口14,其中第一接口12与第二接口13设于所述绝缘基体11相对的两个表面。所述第一接口12与第二接口13分别为同一种接口的插头与插座,优选地,所述第一接口12为Type C型USB插头,所述第二接口13为Type C型USB插座。同理,所述第一接口12与第二接口13也可以分别为Micro USB等接口的插头与插座。
所述插座型第二接口13所处的绝缘基体11表面形成有配合槽14,所述配合槽14的两侧设有导引斜面15,所述第二接口13的外端面与所述配合槽14的面平齐。请参阅图2所示,所述插头型的第一接口13所处的绝缘基体11的表面突出形成有与所述配合槽14相互适配的配合块16,所述第一接口13突出于配合块16的外侧。
所述第三接口14可以是Micro USB插座、Mini USB插座、HDMI插座、Audio Jack插座、标准USB2.0插座、RJ45插座等。
每个转接单元10也可以设置多个第三接口14,所述多个第三接口14分别设于所述绝缘基体11的其余表面上。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昆山杰顺通精密组件有限公司,未经昆山杰顺通精密组件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146924.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枪锁(j‑17b)
- 下一篇:指纹密码锁(HR‑8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