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刮槽刀有效
申请号: | 201720146900.6 | 申请日: | 2017-02-18 |
公开(公告)号: | CN206474753U | 公开(公告)日: | 2017-09-08 |
发明(设计)人: | 江海峰 | 申请(专利权)人: | 东莞市同进刀具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3D79/02 | 分类号: | B23D79/02 |
代理公司: | 北京科家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11427 | 代理人: | 莫文新 |
地址: | 523850 广东省***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刮槽刀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刀具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刮槽刀。
背景技术
在一些工件内表面上常有用于装配的槽需要保证加工精度,而现有技术常用切槽刀进行加工,但是由于排屑不畅造成加工面表面质量下降,后序需要投入大量人力物力进行修整加工表面,导致工作效率低下、加工成本居高不下。这就急需设计一种加工精度较高的刀具来完成槽的加工。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加工精度高、工作效率高的刮槽刀。能够有效降低加工成本,降低操作人员劳动强度,提高产品加工质量。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所采取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刮槽刀,包括刀柄和刀头,所述刀头包括刀体部和切削部,所述刀体部与切削部呈L型布置,所述刀体部与切削部交界处的根部设有排屑槽,所述刀体部为圆柱体;所述切削部内侧面和外侧面的交界处为刀刃,所述刀刃平行于刀体部中心轴线,所述切削部的内侧面为刀刃与排屑槽间的过度平面,所述切削部的外侧面为弧面;所述切削部的内端面及外端面均内倾角度β,使切削部的刀刃宽度b3大于其根部宽度;所述切削部的内端面上切削刃和外端面上切削刃处的后角均为α1,所述刀刃处后角为α2。
优选地,所述刀刃设置在刀体部横截面中心线的延长线上,所述切削部的内侧面与刀体部横截面中心线的夹角为γ。
优选地,所述刀刃留有圆刃,所述刀刃与后刀面之间设有斜面刃带。
优选地,所述切削部的内端面及外端面的内倾角度β均为1°;所述斜面刃带的宽度b1为0.6mm,所述斜面刃带与刀刃处切削平面的夹角m为7°;所述切削部的内端面上切削刃和外端面上切削刃处的后角α1均为2°-3°;所述刀刃处的后角α2为20°,所述圆刃最大宽度b2为0.1mm;所述切削部的内侧面与刀体部横截面中心线的夹角γ为5°。
优选地,所述刀体部与切削部交界处的排屑槽沿刀体部的长度方向设置,且刀体部与切削部交界处为半径R1的圆弧过度。
优选地,所排屑槽在切削部的侧壁与刀体部横截面内的直径平行。
优选地,所述刀柄和刀头为一体式结构,刀柄与刀头的刀体部连接处设有过度斜面。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所产生的有益效果在于:利用刀头上切削部的刀刃及其内端面、外端面上的切削刃加工槽底及槽的两侧壁,利用排屑槽将加工的切削屑及时排出,切削部的外侧面为弧面能够避免划伤已加工表面;切削部的内端面及外端面均内倾角度β使切削部的刀刃宽度b大于其根部宽度,在提高刀刃的锋利度的同时,也提高了已加工表面的质量。本实用新型具有结构设计合理、加工精度高的优点,有利于保证所加工槽的底部及其侧壁的光洁度,尤其适用于槽的精加工。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刮槽刀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中刀头的D向视图;
图3是图1中刀头的C向视图;
图4是图2中I处的局部放大图;
图5是图1中E处的局部放大图;
图6是图1中F处的局部放大图;
图中:1-刀柄,2-刀头,3-刀体部,4-切削部,5-排屑槽,6-外侧面,7-刀刃,8-内侧面,9-内端面,10-外端面,11-斜面刃带。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刮槽刀,如图1-6所示,包括刀柄1和刀头2,所述刀头2包括刀体部3和切削部4,所述刀体部3与切削部4呈L型布置,所述刀体部3与切削部4交界处的根部设有排屑槽5,有利于及时排出切削屑;所述刀柄1及刀体部3为圆柱体方便加工、安装;所述切削部4内侧面8和外侧面6的交界处为刀刃7,所述刀刃7平行于刀体部3中心轴线,所述切削部4的内侧面8为刀刃7与排屑槽5间的过度平面,所述切削部4的外侧面6为弧面;所述切削部4的内端面9及外端面10均内倾角度β,使切削部4的刀刃7宽度b3大于其根部宽度,在提高刀刃的锋利度的同时,也提高了已加工表面的质量;所述切削部4的内端面9上切削刃和外端面10上切削刃处的后角均为α1,所述刀刃7处后角为α2。
作为一种优选结构,如图2,所述刀刃7设置在刀体部3横截面中心线的延长线上,切削部4的外侧面6的弧面类似渐开线,能够提高切削部的强度;所述切削部4的内侧面8与刀体部3横截面中心线的夹角为γ,更有利于排屑。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东莞市同进刀具科技有限公司,未经东莞市同进刀具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146900.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