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组合式高粱栽培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720146675.6 | 申请日: | 2017-02-20 |
公开(公告)号: | CN206462042U | 公开(公告)日: | 2017-09-05 |
发明(设计)人: | 穆艳芳;薛秀芳 | 申请(专利权)人: | 穆艳芳 |
主分类号: | A01G9/02 | 分类号: | A01G9/02;A01C23/0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030600 山西*** | 国省代码: | 山西;1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组合式 高粱 栽培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栽培设备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组合式高粱栽培装置。
背景技术:
高粱又名红粮,是我国旱地粮食作物之一,既是人们的粮食,又是牲畜的好饲料和酿酒的主要原料;高粱具有丰富的营养成份,除用于酿酒、食用和做饲料以外,在制糖加工工业上也有广阔的用途;我国高粱年生产总量虽然发展很快,但高粱年生产总量不足,与我国高粱的市场需求量还有较大差距,每年都需大量进口;受我国人均农业土地资源贫乏和农业种植结构调整的影响,我国高粱播种面积已难扩大;而现有在农业生产中,栽培技术仅限于平面的栽培方式,这样的方式在适合耕种的季节里,只能在单位面积上有限制的种植几茬作物,这样一来就制约了农作物的产量。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就在于为了解决上述问题而提供一种组合式高粱栽培装置,解决了背景技术中提到的问题。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技术方案:一种组合式高粱栽培装置,包括栽培箱体,其创新点在于:还包括栽培平台一、固定卡槽、栽培架一、栽培平台二、栽培平台三、连接轴、进液管道、栽培架二、活动座、油缸、固定座三、底座、万向轮、营养液箱、供液泵、供液管道、固定座二、固定座一和销轴;所述底座底部两侧分别设有数个万向轮;所述固定座三底部固定连接在底座上面左侧,所述固定座三上侧与油缸下侧铰接;所述油缸上侧与活动座左侧铰接;所述活动座右侧固定连接在栽培架二左侧面中央;所述栽培架二下侧通过销轴与固定座二上侧铰接;所述固定座二底部固定连接在底座上面中央;所述固定座一位于固定座二右侧,所述固定座一底部固定连接在底座上面右侧,所述固定座一上侧通过销轴与栽培架一下侧铰接;所述栽培平台一右侧通过连接轴活动连接在栽培架一下侧,所述栽培平台一左侧通过连接轴活动连接在栽培架二下侧;所述栽培平台二右侧通过连接轴活动连接在栽培架一中央,所述栽培平台二左侧通过连接轴活动连接在栽培架二中央;所述栽培平台三右侧通过连接轴活动连接在栽培架一上侧,所述栽培平台三左侧通过连接轴活动连接在栽培架二上侧;所述固定卡槽底面分别固定连接在栽培平台一、栽培平台二和栽培平台三的上面,所述固定卡槽上面凹槽中分别连接有栽培箱体,所述固定卡槽侧面均固定连接有进液管道;所述进液管道出口分别与栽培箱体内部底面相连通,所述进液管道入口分别与供液管道内部相连通;所述供液管道入口通过供液泵与营养液箱内部相连通;所述营养液箱固定连接在底座上面左侧。
作为优选,所述栽培平台一、栽培平台二和栽培平台三之间相互平行。
作为优选,所述供液管道入口处设有单向阀。
作为优选,所述营养液箱侧面设有液位观察口。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具有结构合理简单、生产成本低、安装方便,功能齐全,栽培时,首先将高粱栽培到栽培箱体中,而将栽培箱体分别放置到栽培平台一、栽培平台二和栽培平台三上面的固定卡槽中,这里的设置的油缸能够有效对栽培箱体之间的间距进行调节,同时也便于栽培箱体中高粱进行光照,另外设置营养液箱能够有效的为高粱提供养分,还有设置万向轮能够有效的对本栽培装置整体进行移动管理。
附图说明:
为了易于说明,本实用新型由下述的具体实施及附图作以详细描述。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1-栽培箱体;2-栽培平台一;3-固定卡槽;4-栽培架一;5-栽培平台二;6-栽培平台三;7-连接轴;8-进液管道;9-栽培架二;10-活动座;11-油缸;12-固定座三;13-底座;14-万向轮;15-营养液箱;16-供液泵;17-供液管道;18-固定座二;19-固定座一;20-销轴。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穆艳芳,未经穆艳芳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146675.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