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路基施工打夯压实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720146582.3 | 申请日: | 2017-02-19 |
公开(公告)号: | CN206512697U | 公开(公告)日: | 2017-09-22 |
发明(设计)人: | 刘海涛 | 申请(专利权)人: | 刘海涛 |
主分类号: | E02D3/046 | 分类号: | E02D3/046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430023 湖***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路基 施工 打夯 实装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公路建设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路基施工打夯压实装置。
背景技术
打夯,指用夯把地基砸实。打夯时须齐声高唱打夯号子以协调众人的动作。
现有的打夯,大多数是靠机械来完成作业,但是一般的打夯装置其路基接触面小,需要长时间的校正,一旦没有校正准确,容易出现打偏等现象,甚至造成路基损坏,同时打夯的锤面直接与路基接触,长时间久了,其锤面光滑,也会出现打滑的情况。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路基施工打夯压实装置,具备无需长时间校正,与路基接触面大,且不会发生锤面打滑现象的优点,解决了打夯机需要长时间校对锤面与路基的准确度和锤面易打滑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路基施工打夯压实装置,包括主架,所述主架的底部通过拉簧连接压力板,所述压力板顶部的一侧安装有对位槽,所述主架的顶部通过葫芦架安装有电动葫芦,所述电动葫芦通过其上缠绕的钢绳与传力块上的拉环连接,所述传力块的底部通过对位板安装有击打块,传力块的一侧通过滑块与安装在主架一侧的滑槽滑动连接,所述主架的一侧连接有操作台,所述操作台一侧的顶部安装有扶手,操作台的底部安装有脚轮。
优选的,所述主架的内壁上安装有齿条,所述齿条内啮合有齿轮盘,所述齿轮盘的一侧通过轴承架连接套筒,所述套筒贯穿滑块与传力块连接。
优选的,所述对位槽和对位板相契合,所述击打块的长宽均小于对位槽的长宽。
优选的,所述操作台于扶手一侧的下方安装有重块。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如下:
1、本实用新型通过设有主架、电动葫芦、钢绳、传力块、对位板、击打块、对位槽、拉簧和压力板,通过电动葫芦进行控制钢绳的收卷,从而控制打击块的快速起落,使击打块能够通过滑块与其连接的滑槽,平稳准确的直接掉落在对位槽内,同时使对位板和对位槽相契合,然后通过其本身的击打力度,使压力板向下击打路基,从而达到了传力和击打路基的作用,同时也避免了长时间校对锤面与路基的接触面,同时也避免锤面直接接触路基,降低了击打块的磨损程度,并且采用拉簧,能够在完成击打后,回拉压力板时,又降低了压力板的回弹力度,使压力板能够稳定的回弹,从而使打夯作业便于更为快速,达到了无需长时间校正,与路基接触面大,且不会发生锤面打滑现象的优点。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图1的A处示意图。
图中:1主架、2拉簧、3对位槽、4压力板、5脚轮、6重块、7操作台、8扶手、9葫芦架、10电动葫芦、11钢绳、12拉环、13传力块、14对位板、15击打块、16滑槽、17齿轮盘、18滑块、19套筒、20齿条。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请参阅图1-2,一种路基施工打夯压实装置,包括主架1,主架1的底部通过拉簧2连接压力板4,压力板4顶部的一侧安装有对位槽3,主架1的顶部通过葫芦架9安装有电动葫芦10,电动葫芦10通过其上缠绕的钢绳11与传力块13上的拉环12连接,传力块13的底部通过对位板14安装有击打块15,传力块13的一侧通过滑块18与安装在主架1一侧的滑槽16滑动连接,主架1的一侧连接有操作台7,操作台7一侧的顶部安装有扶手8,操作台7的底部安装有脚轮5。
本实用新型通过设有主架1、电动葫芦10、钢绳4、传力块13、对位板14、击打块15、对位槽3、拉簧2和压力板4,通过电动葫芦10进行控制钢绳11的收卷,从而控制打击块15的快速起落,使击打块15能够通过滑块18与连接的滑槽16,平稳准确的直接掉落在对位槽3内,同时使对位板14和对位槽3相契合,然后通过其本身的击打力度,使压力板4向下击打路基,从而达到了传力和击打路基的作用,同时也避免了长时间校对锤面与路基的接触面,同时也避免锤面直接接触路基,降低了击打块的磨损程度,并且采用拉簧2,能够在完成击打后,回拉压力板4时,又降低了压力板4的回弹力度,使压力板4能够稳定的回弹,从而使打夯作业便于更为快速,达到了无需长时间校正,与路基接触面大,且不会发生锤面打滑现象的优点。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刘海涛,未经刘海涛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146582.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