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新型卧式双锅筒低温余热锅炉有效
申请号: | 201720145478.2 | 申请日: | 2017-02-17 |
公开(公告)号: | CN206593071U | 公开(公告)日: | 2017-10-27 |
发明(设计)人: | 刘广清;冯永强;陈卫民 | 申请(专利权)人: | 河南省豫园锅炉机电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2B1/18 | 分类号: | F22B1/18;F22D1/16;F23J15/0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463300 河南省驻马***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新型 卧式 双锅筒 低温 余热 锅炉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余热锅炉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新型卧式双锅筒低温余热锅炉。
背景技术
低温余热具有余热烟气温度低(小于500℃),余热品质差,利用效果低的显著特点。由于余热温度低,传热效果差,现有的锅炉要想利用低温余热,大多采用布置大量的换热面来降低传热效果差的影响,故一般多采用立式结构的余热锅炉。由于要布置大量换热面,立式余热锅炉结构一般高度比较大,从而存在锅炉支撑钢架耗量大增,成本高,施工难度加大,水循环安全性及对流受热面支吊等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的不足之处,提供一种结构紧凑、换热效率高、施工简易、便于安装、运行安全可靠、密封效果好、成本低的新型卧式双锅筒低温余热锅炉。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新型卧式双锅筒低温余热锅炉,包括壳体,壳体内沿其长度方向设有相互连通的换热烟道和连接烟道,连接烟道将壳体分隔为第一处理室和第二处理室,连接烟道与第二处理室相连通,换热烟道位于第一处理室内,换热烟道由膜式水冷壁密封组成,壳体上开设有位于换热烟道一侧的进烟口,进烟口处连接有凝渣管,换热烟道内设置有蒸发器,凝渣管的出口与蒸发器相连通,蒸发器的顶部和底部分别固定连接有上锅筒和下锅筒,上锅筒和下锅筒分别通过连接管路与蒸发器相连通并形成汽水循环回路,第二处理室内设置有省煤器,省煤器分别通过给水管路与上锅筒及下锅筒相连通,壳体上开设有位于第二处理室一侧的出烟口,出烟口处设置有排风扇。
上锅筒和下锅筒上分别设有压力传感器和安全阀,压力传感器和安全阀相连接。
所述第二处理室内设有位于出烟口内侧的活性炭过滤网。
连接烟道横截面的大小沿烟气流通的方向依次增大。
所述进烟口至少开设有两个并间隔分布。
壳体内壁设置有隔热层。
上锅筒和下锅筒内壁设置有保温层。
所述凝渣管、蒸发器、上锅筒、下锅筒及省煤器均为模块化设置,其中上锅筒、下锅筒与蒸发器组装成一体结构。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优点:
1、本实用新型整体采用卧式布置,结构紧凑,下锅筒布置在地基上,并且上锅筒与下锅筒之间的蒸发器起到了支撑作用,减少了钢架支撑,从而节约大量成本;换热烟道由膜式水冷壁密封而成,减少了锅炉漏风系数,可有效提高锅炉的热效率,连接烟道横截面的大小沿烟气流通的方向依次增大,配合排风扇的引流作用,便于烟气向出烟口方向流动,并充分的与省煤器接触,进一步吸收烟气余热,降低排烟温度,提高锅炉热效率。
2、上锅筒和下锅筒上设置的压力传感器可检测上锅筒及下锅筒内部的气压,当气压超过预定值后,压力传感器将信号传递给安全阀,安全阀开启实现降压,当压力传感器检测到上锅筒和下锅筒内的压力正常后,安全阀关闭。
3、出烟口处设置有活性炭过滤网可将烟气中的粉尘和有害物质去除,使得烟气得到净化,避免污染。
4、进烟口至少开设有两个并间隔分布,可根据实际情况通入较大的烟气量,蒸发器结构具有较大的水容积,保证汽水循环安全稳定的进行,凝渣管可以将烟气中的灰尘颗粒凝固,避免其粘结成灰渣从而吸附在蒸发器上。
5、壳体内壁设置有隔热层,避免壳体温度过高,影响设备的运行,上锅筒和下锅筒内壁设置有保温层,避免热量散失,提高利用率。
6、凝渣管、蒸发器、上锅筒、下锅筒及省煤器均为模块化设置,其中上锅筒、下锅筒与蒸发器组装成一体结构,施工安装简单,缩短施工工期。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的左视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2所示,本实用新型的新型卧式双锅筒低温余热锅炉,包括壳体1,壳体1内沿其长度方向设有相互连通的换热烟道2和连接烟道3,连接烟道3将壳体1分隔为第一处理室和第二处理室,连接烟道3与第二处理室相连通,换热烟道2位于第一处理室内,换热烟道2由膜式水冷壁密封组成,壳体1上开设有位于换热烟道2一侧的进烟口4,进烟口4处连接有凝渣管5,换热烟道2内设置有蒸发器6,凝渣管5的出口与蒸发器6相连通,蒸发器6的顶部和底部分别固定连接有上锅筒7和下锅筒8,上锅筒7和下锅筒8分别通过连接管路9与蒸发器6相连通并形成汽水循环回路,第二处理室内设置有省煤器10,省煤器10分别通过给水管路11与上锅筒7及下锅筒8相连通,壳体1上开设有位于第二处理室一侧的出烟口12,出烟口12处设置有排风扇13。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河南省豫园锅炉机电有限公司,未经河南省豫园锅炉机电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145478.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废热回收造蒸汽系统
- 下一篇:一种玻璃退火窖余热利用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