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胰岛素注射针头处理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720144856.5 | 申请日: | 2017-02-17 |
公开(公告)号: | CN207286414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5-01 |
发明(设计)人: | 刘丽珺;周惠娟;蒋青 | 申请(专利权)人: | 苏州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
主分类号: | A61M5/32 | 分类号: | A61M5/32 |
代理公司: | 北京集佳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11227 | 代理人: | 常亮 |
地址: | 215006 ***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胰岛素 注射 针头 处理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到废弃医疗器械处理装置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胰岛素注射针头处理装置。
背景技术
胰岛素笔是目前临床上和糖尿病患者居家使用最广泛的胰岛素注射工具。胰岛素注射针头是将胰岛素注射至皮下的必要材料,为一次性使用产品,注射完毕后的废弃针头应正确处理以免针刺伤,进而避免二次感染。
目前,常规医疗利器盒处理孔与一次性针筒相匹配,但是由于胰岛素注射笔专用针头比常用注射针头短而细,属超细超短型,因此常规的医疗利器盒上的处理孔与胰岛素注射针头的针座不匹配。因此,从胰岛素笔上取下废弃针头全部是依靠拇指与食指的力量手工螺旋式剥离,徒手将针头取下后再丢入利器盒中,且胰岛素针头的针帽与针筒间套接较紧,针座把持部与手指接触面小,针头与手的距离非常接近,徒手取下极易造成注射人员针刺伤。研究显示胰岛素针刺伤达45.9%,极易造成医源性感染,这给医务人员身心带来了极大的压力。此外,部分居家患者年迈体弱,视物不清,更加容易被刺伤。
现有专利名为带针尖保护的胰岛素注射针头(申请号:201520265484.2)可有效的避免上述情况的发生,其安全性及便利性均较为理想,但其使用成本较高,糖尿病患者自身医疗费用负担较重,因此该胰岛素注射针头的实用性不强。再者专利名为胰岛素笔针尖盒(申请号:201420079140.8)也同样可避免被胰岛素注射针头刺伤的情况发生,但是由于其内部结构复杂,不适宜广泛使用。
针对上述问题,亟需设计一种胰岛素注射针头处理装置,既能避免被胰岛素注射针头刺伤的情况发生,又结构简单易推广,能降低糖尿病患者的治疗成本。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胰岛素注射针头处理装置,能够避免直接接触废弃针头,简单易行,经济适用,省时省力。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胰岛素注射针头处理装置,包括盒体和盒盖,还包括胰岛素注射针头处理插件;所述胰岛素注射针头处理插件包括处理收集头、回收部,处理收集头设置在回收部的顶部且一体成型;所述处理收集头内设置有针头限位部;所述盒盖上开设有胰岛素注射针头收集孔;所述处理收集头与胰岛素注射针头收集孔形状相同,且嵌入胰岛素注射针头收集孔内,回收部置于盒体内。
优选的,所述针头限位部为设置于处理收集头内圆周一圈的凹凸结构。
优选的,所述回收部包括回收通道和回收底座。
优选的,所述回收通道的直径小于回收底座的直径,且回收通道的长度大于回收底座的长度。
优选的,所述回收部的长度为盒体高度的三分之一。
优选的,所述回收通道的内径与处理收集头的直径相同,且均小于胰岛素注射针头收集孔的孔径,所述回收通道的外径与胰岛素注射针头收集孔的孔径相同。
优选的,所述回收通道的内径与处理收集头的直径为1.4㎝;所述胰岛素注射针头收集孔的孔径为1.5㎝。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胰岛素注射针头处理装置,使用者可直接将针头插入处理收集头内,处理收集头内部的针头限位部可将针头固定住,使用者可直接将旋转胰岛素注射笔的笔身,将针头与胰岛素注射笔分离。本处理装置能够实现使用者单手处理废弃胰岛素注射针头,避免使用者直接接触废弃针头,且简单易行,经济适用,同时具有卸针头省时省力、安全性高、可重复使用的优点,适合在临床及社区医院广泛使用。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胰岛素注射针头处理装置的胰岛素注射针头处理插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胰岛素注射针头处理装置中盒体和盒盖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胰岛素注射针头处理装置中胰岛素注射针头处理插件与盒盖装配后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中涉及的附图标记和组成部分说明:
1、盒体;2、盒盖;3、处理收集头;4、胰岛素注射针头收集孔;5、回收通道;6、回收底座;7、针头限位部。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苏州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未经苏州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144856.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