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小型负压干湿两用电吸耳朵鼻孔清洁器有效
| 申请号: | 201720144628.8 | 申请日: | 2017-02-17 |
| 公开(公告)号: | CN207445107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6-05 |
| 发明(设计)人: | 田露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
| 主分类号: | A61F11/00 | 分类号: | A61F11/00;A61M1/00 |
| 代理公司: | 江苏圣典律师事务所 32237 | 代理人: | 贺翔 |
| 地址: | 210016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上盖 吸污管 挡板 电动机 集污筒 本实用新型 鼻孔清洁器 内腔中 负压 软质 吸出 硬质 耳朵 出风间隙 方便清洁 风扇固定 风扇叶片 螺纹连接 出风口 内墙壁 风扇 腔体 转轴 发动机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小型负压干湿两用电吸耳朵鼻孔清洁器,包括硬质吸污管、软质吸污管、集污筒、上盖、电动机、风扇和挡板,所述硬质吸污管通过软质吸污管与集污筒相连通,上盖螺纹连接于集污筒上,在上盖上设有出风口,电动机设于上盖的内腔中,且电动机的转轴与风扇固定连接,挡板固定于上盖的内腔中,且挡板与上盖的内墙壁之间形成有出风间隙。本实用新型用发动机带动风扇叶片,吸出腔体的空气,能够吸出污物,方便清洁,使用安全,方便。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小型负压干湿两用电吸耳朵鼻孔清洁器。
背景技术:
当耳朵里面有了耳屎时,就会发痒,大多数人会用发卡、挖耳勺去挖耳朵。手执挖耳勺进入耳道,掏出附在耳道上的耳屎时,如果在开始挖耳勺就接触到耳壁,有可能把勺外的耳屎反而更推向内耳。应在挖耳勺进入内部后再向外掏。但是,耳道皮肤比较娇嫩,与软骨膜连接比较紧密,皮下组织少,血液循环差,挖耳朵时有可能因用力把握不好、视线不清等原因引起外耳道损伤、感染,导致外耳道疖肿、发炎、溃烂,甚至造成耳朵疼痛难忍,影响张口和咀嚼,也容易破坏耳道内的酸性环境,对健康不利。
在我们呼吸过程中(当然也是正常情况下),空气中有大量的微小颗粒通过鼻子过滤而被阻挡在鼻孔中而不被吸入肺中,保护着我们的健康。这样日积月累鼻子中就残留了大量的污垢,导致鼻子不通、发痒。如何清洗鼻子中的污垢呢?1.用水洗鼻,在洗的过程中容易把水弄在身上,弄湿衣物,吸水过猛容易呛到。2.用棉签清洁,虽然简单易操作,但是容易清洁不净,达不到很好的清洁效果3.用手抠鼻孔或拔鼻毛,不但不文明、不雅观,还有损健康,人的手指甲缝中,经常有许多污垢,其间的病菌更是不计其数,而且,指甲坚硬而锋利,抠鼻时,稍不小心就会损伤鼻前庭的皮肝或粘膜,造成出血,并将细菌直接引入伤口,引起鼻疖。
因此,确有必要对现有技术进行改进以解决现有技术之不足。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是为了解决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而提供一种小型负压干湿两用电吸耳朵鼻孔清洁器。
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有:一种小型负压干湿两用电吸耳朵鼻孔清洁器,包括硬质吸污管、软质吸污管、集污筒、上盖、电动机、风扇和挡板,所述硬质吸污管通过软质吸污管与集污筒相连通,上盖螺纹连接于集污筒上,在上盖上设有出风口,电动机设于上盖的内腔中,且电动机的转轴与风扇固定连接,挡板固定于上盖的内腔中,且挡板与上盖的内墙壁之间形成有出风间隙。
进一步地,所述软质吸污管的管径小于硬质吸污管的管径,硬质吸污管与软质吸污管之间通过过盈配合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集污筒的外壁上固定有挂环。
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1)本实用新型用发动机带动风扇叶片,吸出腔体的空气,能够吸出污物,方便清洁,使用安全,方便;
2)照明灯能够有效避免现有清洁器视线不清,对人体耳朵、鼻孔造成的损害;
3)本实用新型在清洁器电量不足或者发动机不启动时,可以在硬质吸污管底部套入清洁刷或者清洁勺,也可做简易的清洁工作;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型作进一步的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京航空航天大学,未经南京航空航天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144628.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遮蔽式心理教学辅助用具
- 下一篇:一种能够快速分割的PU胶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