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自动弃流污染性初期雨水的雨水收集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720143924.6 | 申请日: | 2017-02-17 |
公开(公告)号: | CN206616616U | 公开(公告)日: | 2017-11-07 |
发明(设计)人: | 张延年;缪淑贤;汪青杰 | 申请(专利权)人: | 沈阳建筑大学 |
主分类号: | E03B3/02 | 分类号: | E03B3/02;E04D13/04;E04D13/08 |
代理公司: | 沈阳火炬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21228 | 代理人: | 李福义 |
地址: | 110168 辽***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自动 污染 初期 雨水 收集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雨水再利用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自动弃流污染性初期雨水的雨水收集装置。
背景技术
海绵城市,是新一代城市雨洪管理概念,是指城市在适应环境变化和应对雨水带来的自然灾害等方面具有良好的“弹性”,也可称之为“水弹性城市”。国际通用术语为“低影响开发雨水系统构建”。下雨时吸水、蓄水、渗水、净水,需要时将蓄存的水“释放”并加以利用。
初期降雨时,前2~5mm的雨水一般污染严重,流量也比较小。雨水溶解了空气中的大量酸性气体、汽车尾气、工厂废气等污染性气体,而且一般含有一定量的影响植物生长的毒素,这些毒素可能包括硫化物、盐分等,甚至不适当的pH值。降落地面后,又由于冲刷沥青油毡屋面等,使得前期雨水中含有大量的有机物、病原体、重金属、油脂、悬浮固体等污染物质,因此前期雨水的污染程度较高,通常超过了普通的城市污水的污染程度。如果将前期雨水直接排入自然承受水体,将会对水体造成非常严重的污染,也不能将雨水直接回收利用,所以必须对前期雨水进行弃流处理,可以设置雨污切换装置,将降雨初期雨水分流至污水管道,降雨后期污染程度较轻的雨水经过预处理截留水中的悬浮物、固体颗粒杂质、沉淀、过滤,就可以达到回收利用的标准。
目前,大部分弃流装置容积为所有初期雨水体积,容积过大;一些采用手动操作排放初期雨水的装置容易由于操作问题失效;而可以自动开关的容积虽然小,但构造复杂、成本高;另外,初期雨水停留时间过长,导致固体颗粒杂质沉淀,装置极易堵塞,不利于装置正常使用。
实用新型内容
目前,弃流装置容积为所有初期雨水体积,容积过大;一些采用手动操作排放初期雨水的装置容易由于操作问题失效;而可以自动开关的容积虽然小,但构造复杂、成本高;另外,初期雨水停留时间过长,导致固体颗粒杂质沉淀,装置极易堵塞,不利于装置正常使用,为解决上述问题,开发了本装置。
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为:自动弃流污染性初期雨水的雨水收集装置,其结构组成包括雨水储存箱体、清淤口、放水嘴、溢流进水管、溢流出水口、排水管、溢流收集水嘴、建筑物落水管、滤网和污染性初期雨水自动控制漏斗;
在建筑物落水管的中段内部设置一个污染性初期雨水自动控制漏斗,污染性初期雨水自动控制漏斗为一锥形管,广口一端在上,小口一端在下,上端广口与建筑物落水管密封连接;
在污染性初期雨水自动控制漏斗的上侧,建筑物落水管与溢流收集水嘴联通连接,二者之间设置滤网,滤网与建筑物落水管在同一圆弧面上,溢流收集水嘴斜向上伸出,溢流收集水嘴与雨水储存箱体由溢流进水管联通,溢流进水管在雨水储存箱体的上部进入雨水储存箱体;
在雨水储存箱体的侧壁上部开设一个溢流出水口,溢流出水口采用排水管与建筑物落水管联通,联通位置位于污染性初期雨水自动控制漏斗的下方;
在雨水储存箱体的侧壁下部设置一个清淤口,和一个放水嘴;
所述的自动弃流污染性初期雨水的雨水收集装置,其工作方法为:初期雨水雨量少且还有大量有害物质,屋面初期雨水从建筑顶面由建筑物落水管流下,并全部通过污染性初期雨水自动控制漏斗流下,随着雨水流量不断增大,雨水中有害物质大幅降低,雨水只能有一部分由通过污染性初期雨水自动控制漏斗流下,液面不断升高直至溢流收集水嘴,并通过溢流进水管进入雨水储存箱体,雨水储存箱体内液面不断上升,当液面升至溢流出水口后,雨水从溢流出水口溢流而出,并流经溢流出水口、排水管进入建筑物落水管;雨水储存箱体里的雨水在使用时,可由放水嘴排出,且定期可在清淤口清掏雨水储存箱体内的淤泥。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装置构造及其简单、加工十分简便,体积小,造价低;初期雨水得到快速有效的排放,中后期雨水有效收集,在收集满后,雨水能自动溢流排出,充分利用雨水资源,又保证用水安全,雨停后能自动打开排污口排放剩余雨水,最大限度改善雨水质量,有效保证整个装置的清洁状态,始终保证装置正常运行。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中作进一步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自动弃流污染性初期雨水的雨水收集装置示意图;
图中:1为雨水储存箱体;2为清淤口;3为放水嘴;4为溢流进水管;5为溢流出水口;6为排水管;7为溢流收集水嘴;8为建筑物落水管;9为滤网;10为污染性初期雨水自动控制漏斗。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进一步说明本实用新型,下面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地描述,但不能将它们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保护范围的限定。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沈阳建筑大学,未经沈阳建筑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143924.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刹车管接头的制备方法
- 下一篇:一种地下水负压抽提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