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矿井作业环境与安全人工智能仿真设备的气体浓度自动控制调节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720143391.1 | 申请日: | 2017-02-17 |
公开(公告)号: | CN206479850U | 公开(公告)日: | 2017-09-08 |
发明(设计)人: | 游波;施式亮;刘何清;罗文柯;李润求;梁康强 | 申请(专利权)人: | 湖南科技大学 |
主分类号: | G05D11/13 | 分类号: | G05D11/13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411100*** | 国省代码: | 湖南;4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矿井 作业 环境 安全 人工智能 仿真 设备 气体 浓度 自动控制 调节 系统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自动控制调节系统技术领域,尤其涉及矿井作业环境与安全人工智能仿真设备的气体浓度自动控制调节系统。
背景技术
气体浓度检测广泛应用于燃气、石油、化工、冶金等存在易燃、易爆、毒性气体的危险场所,是厂矿企业安全生产必备的气体检测仪器。
但是现存在的气体浓度自动控制系统结构复杂,生产成本较高,同时操作复杂,满足不了人们的需求。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点,而提出的矿井作业环境与安全人工智能仿真设备的气体浓度自动控制调节系统。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矿井作业环境与安全人工智能仿真设备的气体浓度自动控制调节系统,包括外壳,所述外壳的内壁底端设有气瓶和气体报警控制器,且气体报警控制器设于气瓶的一侧,所述气瓶上设有加气管道,且加气管道延伸至外壳外,所述气瓶的一侧设有出气管道,且出气管道延伸至外壳外,所述出气管道上设有气体浓度电磁阀和气体调节阀,且气体调节阀设于气体浓度电磁阀的一侧,所述气体调节阀设于外壳外,且气体浓度电磁阀设于外壳内,所述外壳的一侧设有气体浓度检测仪。
优选的,所述气体浓度检测仪通过导线电性连接有气体报警控制器,且气体报警控制器分别通过导线电性连接有气体浓度电磁阀和气体调节阀。
优选的,所述气体浓度检测仪的型号为DRC70C气体浓度检测仪,所述气体报警控制器的型号为GBK100气体报警控制器,所述气体浓度电磁阀的型号为V45C2-16气体浓度电磁阀,所述气体调节阀的型号为YQY-06气体调节阀。
优选的,所述外壳上设有第一槽口,且加气管道通过第一槽口延伸至外壳外。
优选的,所述外壳的一侧设有第二槽口,且出气管道通过第二槽口延伸至外壳外。
优选的,所述外壳上设有显示屏,且显示屏通过导线电性连接有气体报警控制器。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本实用新型中,通过增加气瓶、气体报警控制器、加气管道、出气管道、气体浓度电磁阀、气体调节阀和气体浓度检测仪,利用气体浓度检测仪检测待检区域气体浓度并反馈给气体报警控制器,能够通过气体报警控制器控制待检区域气体浓度,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操作方便,生产成本低,满足人们的需求。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矿井作业环境与安全人工智能仿真设备的气体浓度自动控制调节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外壳、2气瓶、3气体报警控制器、4加气管道、5出气管道、6气体浓度电磁阀、7气体调节阀、8气体浓度检测仪。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
参照图1,矿井作业环境与安全人工智能仿真设备的气体浓度自动控制调节系统,包括外壳1,外壳1的内壁底端设有气瓶2和气体报警控制器3,且气体报警控制器3设于气瓶2的一侧,气瓶2上设有加气管道4,且加气管道4延伸至外壳1外,气瓶2的一侧设有出气管道5,且出气管道5延伸至外壳1外,出气管道5上设有气体浓度电磁阀6和气体调节阀7,且气体调节阀7设于气体浓度电磁阀6的一侧,气体调节阀7设于外壳1外,且气体浓度电磁阀6设于外壳1内,外壳1的一侧设有气体浓度检测仪8,气体浓度检测仪8通过导线电性连接有气体报警控制器3,且气体报警控制器3分别通过导线电性连接有气体浓度电磁阀6和气体调节阀7,气体浓度检测仪8的型号为DRC70C气体浓度检测仪,气体报警控制器3的型号为GBK100气体报警控制器,气体浓度电磁阀6的型号为V45C2-16气体浓度电磁阀,气体调节阀7的型号为YQY-06气体调节阀,外壳1上设有第一槽口,且加气管道4通过第一槽口延伸至外壳1外,外壳1的一侧设有第二槽口,且出气管道5通过第二槽口延伸至外壳1外,外壳1上设有显示屏,且显示屏通过导线电性连接有气体报警控制器3。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湖南科技大学,未经湖南科技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143391.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复合材料的绿色制备方法
- 下一篇:伺服式微气压调节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