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软磁串联电抗器有效
申请号: | 201720143313.1 | 申请日: | 2017-02-16 |
公开(公告)号: | CN206460853U | 公开(公告)日: | 2017-09-01 |
发明(设计)人: | 王丽敏;马贺 | 申请(专利权)人: | 科姆勒电气(安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F27/26 | 分类号: | H01F27/26;H01F27/245;H01F27/28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30000 安***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串联 电抗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力系统,具体涉及一种软磁串联电抗器。
背景技术
电力电容器和与之配套的串联电抗器在电力系统中的无功补偿、降低线损方面的作用已被证实。进一步的说明,电能是工业生产中极为重要的生产力因素,如何有效地使用它,通过功率因数校正降低无功电流有助于节约电能。现代电力电子设备(驱动装置,不间断电源等)的大量使用所产生的非线性电流正以谐波的方式影响着电网并加重其负荷(电网污染)。功率因数校正系统,或者说电力电容器的电容与输电变压器连接形成了谐振回路,经验表明这个电路的自谐振频率一般位于250和500Hz之间。谐振可导致以下不良后果:电容器的过载;变压器和传输设备的过载;对测量和控制系统的干扰,对计算机和电气传动装置的干扰;谐振增加,即谐波放大;电压畸变。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目的是提供一种软磁串联电抗器,结构简单,滤波降压效率高,载荷大,散热高,通用性好,维护方便。
为了实现以上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软磁串联电抗器,包括骨架,骨架上绕置有线圈,骨架内穿置有磁芯,所述磁芯包括叠置的多个磁芯片,所述的线圈的端头和连接端子连接,所述的线圈的端头和所述的连接端子的连接处设置绝缘防腐层,骨架的两端部对称设置有支架组,支架组上设置连接螺钉,所述的磁芯片为软磁片,两软磁片之间设置片状钢铂。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效果在于:利用软磁体代替传统的矽钢片铁芯,滤波降压效率高,采用层状钢铂,载荷大,散热高。本实用新型的软磁串联电抗器可应用于高低压,结构简单,通用性好,维护方便,高精度的叠片消除了三相之间电感误差,确保电抗器调谐精度。计算机控制绕线机,其绕组为铜线,在真空下注以聚酯树脂,每一相都经过精细调节到标准要求规定。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参照附图,一种软磁串联电抗器,包括骨架1,骨架1上绕置有线圈2,骨架1内穿置有磁芯3,所述磁芯3包括叠置的多个磁芯片3a,所述的线圈2的端头和连接端子5连接,所述的线圈2的端头和所述的连接端子5的连接处设置绝缘防腐层6,骨架1的两端部对称设置有支架组7,支架组7上设置连接螺钉8,所述的磁芯片3a为软磁片,两软磁片之间设置片状钢铂3b。
电容器在补偿容性无功率的时候,往往会受到谐波电流、合闸涌流及操作过程电压的影响,造成电容损坏和功率因数降低,为此需要在电容器前端加装串联电抗器,用以抑制和吸收谐波、保护电容器,避免谐波电压电流及冲击电压电流影响,改善电能质量提高系统功率因数,延长电容器使用寿命。本实用新型的电抗器利用软磁体代替传统的矽钢片铁芯,滤波降压效率高,采用层状钢铂,载荷大,散热高。本实用新型的软磁串联电抗器可应用于高低压,结构简单,通用性好,维护方便,高精度的叠片消除了三相之间电感误差,确保电抗器调谐精度。计算机控制绕线机,其绕组为铜线,在真空下注以聚酯树脂,每一相都经过精细调节到标准要求规定。
此外,本实用新型还具有的特点:该电抗器可以是三相和也可以是单相,采用优质磁芯片3a,经高速特殊工艺冲剪,具有毛刺小、规则均匀、叠片整齐优美,确保电抗器运行低温升低噪音的性能;线圈2采用绝缘导线,经专用机器立绕绕制,具有平整度好,外型美观的优点;电抗器在装配过程中,所有夹件包括骨架1经过防腐蚀处理,并采用无磁材料,并经预烘-真空浸漆-热烘固化这一流程,使电抗器线圈2与磁芯3牢固成一体,大大减少了运行时温升及噪声,有效提高了电抗器品质因数及减少谐波的效果;电抗器外形尺寸参考标准柜体尺寸设计,体积小、接线方便,大大节约用户柜体成本投资。电抗器用来与电容器按一定电抗率配比形成一定的谐振回路,已达到调谐滤波的目的。这样本实用新型的软磁串联电抗器具有线性度好,损耗低,安装方便,具有超温保护功能等优良特性。
进一步的,磁芯片3a与片状钢铂3b之间涂有一层玻璃纤维。设置的玻璃纤维起到固定磁芯片3a与片状钢铂3b、降低产品噪音的作用。
再进一步的,线圈2上涂有绝缘胶。线圈2外围设置绝缘保护套4。设置的绝缘胶和绝缘保护套4起到对线圈的再绝缘保护作用,减少产品维护,保证产品安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科姆勒电气(安徽)有限公司,未经科姆勒电气(安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143313.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发电机中性点接地非线性电阻装置
- 下一篇:安全稳定在线预决策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