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快速的玉米脱粒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720143110.2 | 申请日: | 2017-02-17 |
公开(公告)号: | CN206498698U | 公开(公告)日: | 2017-09-19 |
发明(设计)人: | 杨惠 | 申请(专利权)人: | 杨惠 |
主分类号: | A01F11/06 | 分类号: | A01F11/06;A01F12/1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831100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昌吉回族自*** | 国省代码: | 新疆;6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快速 玉米 脱粒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是一种快速的玉米脱粒装置,属于玉米脱粒领域。
背景技术
玉米脱粒机可将玉米粒和梗分离,脱粒深浅可调。适合食品加工厂配合急速冷冻及玉米罐头制造业者使用。
现有技术公开了申请号为:201620352158 .X 的一种玉米脱粒机,包括:支架、外壳及脱粒滚筒,所述外壳安装在所述支架上,脱粒滚筒位于外壳中,所述外壳与所述脱粒滚筒相对应的区域 形成有波纹图案,但是自动上料玉米脱粒机操作过程中,车速不得过快或过慢,否则容易发生前进料口堵塞,上料要均匀,如不均匀可导致玉米芯破碎,产量低、堵塞。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目的是提供一种,以解决自动上料玉米脱粒机操作过程中,车速不得过快或过慢,否则容易发生前进料口堵塞,上料要均匀,如不均匀可导致玉米芯破碎,产量低、堵塞。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是通过如下的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快速的玉米脱粒装置,其结构包括传动飞轮、传动轴、控料口、进料口、固定螺丝、快速脱粒主机、吸尘盖、出料口、第一支撑架、玉米杆排出口、过渡底座、固定条、减震条、第二支撑架,所述的传动轴与快速脱粒主机相连接,所述的传动飞轮通过传动轴与快速脱粒主机连接,所述的快速脱粒主机下方设有出料口与玉米杆排出口,所述的第一支撑架通过过渡底座与第二支撑架相连接,所述的固定螺丝通过固定条与减震条固定连接,所述的快速脱粒主机由脱粒电机、前挡片、板齿、螺旋滚筒组成,所述的脱粒电机与前挡片相连接,所述的螺旋滚筒上设有板齿。
进一步地,所述的传动轴上设有传动飞轮。
进一步地,所述的减震条上设有固定条。
进一步地,所述的进料口内设有控料口。
进一步地,所述的螺旋滚筒是8mm的不锈钢由材料构成。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可以在自动上料玉米脱粒机操作过程中,不会因为车速的过快或过慢,不会发生前进料口堵塞,产品质量过硬,技术成熟,玉米粒和玉米壳自动分离工作效率高。
附图说明
通过阅读参照以下附图对非限制性实施例所作的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其它特征、目的与优点将会变得更明显: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快速的玉米脱粒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快速脱粒主机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传动飞轮-1、传动轴-2、控料口-3、进料口-4、固定螺丝-5、快速脱粒主机-6、吸尘盖-7、出料口-8、第一支撑架-9、玉米杆排出口-10、过渡底座-11、固定条-12、减震条-13、第二支撑架-14 、脱粒电机-601、前挡片-602、板齿-603、螺旋滚筒-604。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进一步阐述本实用新型。
请参阅图1、图2,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快速的玉米脱粒装置,其结构包括传动飞轮1、传动轴2、控料口3、进料口4、固定螺丝5、快速脱粒主机6、吸尘盖7、出料口8、第一支撑架9、玉米杆排出口10、过渡底座11、固定条12、减震条13、第二支撑架14,所述的传动轴2与快速脱粒主机6相连接,所述的传动飞轮1通过传动轴2与快速脱粒主机6连接,所述的快速脱粒主机6下方设有出料口8与玉米杆排出口10,所述的第一支撑架9通过过渡底座11与第二支撑架14相连接,所述的固定螺丝5通过固定条12与减震条13固定连接,所述的快速脱粒主机6由脱粒电机601、前挡片602、板齿603、螺旋滚筒604组成,所述的脱粒电机601与前挡片602相连接,所述的螺旋滚筒604上设有板齿603,所述的传动轴2上设有传动飞轮1,所述的传动轴2上设有传动飞轮1,所述的减震条13上设有固定条12,所述的进料口4内设有控料口3。
在进行使用时,通过所述的脱粒电机601与前挡片602相连接,所述的螺旋滚筒604上设有板齿603,所述的传动轴2上设有传动飞轮1,所述的传动轴2上设有传动飞轮1,配合使用,就可以在自动上料玉米脱粒机操作过程中,不会因为车速的过快或过慢,不会发生前进料口堵塞,产品质量过硬,技术成熟,玉米粒和玉米壳自动分离工作效率高。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杨惠,未经杨惠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143110.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