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防漏气喉罩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720143004.4 | 申请日: | 2017-02-17 |
公开(公告)号: | CN206995575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2-13 |
发明(设计)人: | 夏小萍;宿明艳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京鼓楼医院 |
主分类号: | A61M16/00 | 分类号: | A61M16/00 |
代理公司: | 南京钟山专利代理有限公司32252 | 代理人: | 戴朝荣 |
地址: | 210008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漏气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医疗器械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防漏气喉罩装置。
背景技术
临床中,带有可充气气囊的喉罩被广泛应用,喉罩被插入紧缩的患者喉部,当其被插入到合适的位置时,通过充气管向囊罩中充气,囊罩随即膨胀在患者的喉部,并形成密封。喉罩的最佳位置是指喉罩进入咽喉腔,罩的下端进入食管上口,上端紧贴会厌腹面的底面部在喉头部形成封闭圈,保证通气效果。由于个体差异,有的病人喉罩的上端不能紧贴会厌腹面的底部,导致喉罩漏气,不能保证正常通气。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针对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提供一种防漏气喉罩装置。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防漏气喉罩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喉罩部和压力部,所述喉罩部包括气道导管、罩囊和充气管,所述罩囊呈卵圆形,罩囊的中部凹陷且设有出气通孔,罩囊的外围围绕出气通孔设有一圈可充气气囊,所述充气管与气囊连通,所述气道导管与罩囊相连,气道导管的出气口与出气通孔连通;所述压力部包括柔性扣压部和两个结构相同且相互独立的水囊,所述扣压部连接在两个水囊之间,扣压部和两个水囊共同形成蝴蝶结结构,所述水囊上设有用于注水和排水的输水管,所述输水管上设有阀门;所述压力部还包括弹性连接带,所述连接带的两端分别连接至两个水囊,连接带上设有用于连接和断开的锁扣;使用时,罩囊在喉头部形成封闭圈,扣压部正对着罩囊中部进行固定和压迫。
为优化上述技术方案,采取的具体措施还包括:
所述扣压部由硅胶材料制成。
所述气道导管的外表面滑动套设有套圈,所述套圈呈圆台状,套圈中面积较小的底面与气道导管外壁相接,面积较大的底面靠近气道导管的进气口。
所述套圈由弹性塑料制成。
所述气囊和水囊中均安装有压力传感器。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在喉罩外部施加压力,与罩囊里外相互配合,使会厌与喉罩贴合更紧密;通过套圈支撑牙齿,有效防止喉罩产生位移,并且减轻患者的痛苦。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使用时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喉罩部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压力部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
图1所示的防漏气喉罩装置,包括喉罩部1和压力部2。
喉罩部1的具体结构参见图2,包括气道导管3、罩囊4和充气管5,罩囊4呈卵圆形,中部凹陷且设有出气通孔6,罩囊4的外围围绕出气通孔6设有一圈可充气气囊7,充气管5与气囊7连通,用于气囊7的充气和放气,气囊7中可设有用于实时监测囊内压力值的压力传感器。气道导管3与罩囊4垂直相连,气道导管3的出气口与出气通孔6连通,用于朝气道输入空气。在具体操作时,气道导管3从患者的口中插入,患者的牙齿容易触碰到气道导管3,导致喉罩部1产生位移,从而影响治疗,增加患者的痛苦。为此,在气道导管3的外表面可以滑动套设一个套圈14,套圈14呈圆台形,可由医用弹性塑料制成,套圈14中面积较小的底面与气道导管3相接,面积较大的底面靠近气道导管3的进气口。套圈14与气道导管3设计为可拆卸连接,需要使用时进行安装,用于支撑患者的牙齿,将牙齿隔离开来,从而避免直接触碰气道导管3产生移位,降低治疗效果。此外,套圈14的外表面还可设计一些固定凹槽,使牙齿的固定更为稳定。
压力部2的具体结构参见图3,压力部2包括柔性扣压部8和两个结构相同且相互独立的水囊9,扣压部8连接在两个水囊9之间,和两个水囊9共同形成蝴蝶结结构,扣压部8由硅胶材料制成,其大小优选地设为与罩囊4相近。水囊9上设有用于注水和排水的输水管10,输水管10上设有用于开启和关闭的阀门11,通过改变水囊9中的储水量,从而调节扣压部8产生的压力,水囊9中可安装压力传感器,用于实时监控水囊9中的压力。压力部2还包括弹性连接带12,连接带12的两端分别连接至两个水囊9,用于固定在患者的颈部,连接带12侧面设有用于连接和断开的锁扣13,使压力部2便于拆卸。
进一步参照图1,防漏气喉罩装置在使用时,患者仰卧,将气道导管3沿着患者的口腔插入,通过充气管5调节气囊7中的气体含量,使罩囊4在喉头部形成封闭圈;压力部2放置在喉头外,扣压部8正对着罩囊4中部进行固定和压迫,两个水囊9对称地放置在扣压部8的两边,通过改变水囊9中的水量,调节扣压部8对喉部的压迫力,使得会厌与喉罩贴合更为紧密,达到更好的治疗效果。
以上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仅局限于上述实施例,凡属于本实用新型思路下的技术方案均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原理前提下的若干改进和润饰,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京鼓楼医院,未经南京鼓楼医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143004.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