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炉排式连续生物质废弃物炭化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720142799.7 | 申请日: | 2017-02-17 |
公开(公告)号: | CN206494896U | 公开(公告)日: | 2017-09-15 |
发明(设计)人: | 田红;廖正祝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东石油化工学院 |
主分类号: | C10B53/00 | 分类号: | C10B53/00 |
代理公司: | 茂名市穗海专利事务所44106 | 代理人: | 李好琚 |
地址: | 525000 广***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炉排式 连续 生物 废弃物 炭化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生物炭设备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炉排式连续生物质废弃物炭化装置。
背景技术
生物质废弃物主要包括:污泥、城市生活垃圾、农业废弃物、农林牧加工工业废弃物等,这些生物质废弃物处置已经带来巨大的经济负担和巨大的环境污染,生物质废弃物的利用技术中各有所长,但在实际操作中,普遍存在生产成本高、局限性大、效率低、难推广等问题,生物质废弃物炭化技术是公认解决这些问题的最佳技术,并随着低成本制炭工艺的日臻完善,生物炭逐渐成为生物质废弃物高效利用的主要形式,生物炭应用于生态与环境领域,是一种有效的“碳汇”技术,可有效改善土壤理化性质,可成为替代煤、石油、天然气的清洁能源,生物炭加工成活性炭可用于污染吸附、净化等,生物炭在能源、环境、农业、工业等领域中具有重要作用和重大意义,并能实现生物质废弃物高效资源化利用,但是,由于可供制炭的农林生物质废弃物分布在广大农村,数量庞大而分散,收集、储运和加工都存在难以克服的困难,因此,为了彻底解决大型化、高成本、大规模工厂化集中制炭难以克服的原料储运问题,使农林废弃生物质就地炭化、就地深加工,以及生物炭产业化开发和大规模推广应用,研发小型化、低成本、可分散简单实用的生物炭化炉及新工艺,就非常必要,目前,国内生物炭的主要生产方式多为间断批次生产,不能实现物料的连续添加和生物炭的连续生产,降低了生物炭品质,同时,制取生物炭产生的附加气体和液体不能很好的回收利用,且不能实现能量的自给自助,为此,我们提出一种炉排式连续生物质废弃物炭化装置。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炉排式连续生物质废弃物炭化装置,具备实现能量自给自助和连续生产的优点,解决了生物炭间断批次生产效率低且生物炭品质低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炉排式连续生物质废弃物炭化装置,包括生物质废弃物料斗和进料螺旋输送机,所述生物质废弃物料斗固定连接在进料螺旋输送机的顶部,所述进料螺旋输送机底部的右侧固定连接有移动炭化炉排,所述进料螺旋输送机与移动炭化炉排之间固定连接有进料口阻风器,所述移动炭化炉排右侧的底部固定连接有出炭螺旋输送机,所述移动炭化炉排与出炭螺旋输送机之间固定连接有出炭口阻风器,所述出炭螺旋输送机底部的右侧固定连接有生物炭收集箱,所述移动炭化炉排的顶部连通有炭化汽体引出管,所述炭化汽体引出管的右端固定连接有气液分离器,所述气液分离器的底部固定连接有液体收集器,所述气液分离器的顶部连通有可燃气体引出管,所述可燃气体引出管的左端固定连接有罗茨风机,所述罗茨风机的左侧通过可燃气体引出管与气体燃烧器连通,所述气体燃烧器的左侧通过可燃气体引出管与燃烧室连通。
优选的,所述移动炭化炉排的底部连通有高温烟气引出管,所述高温烟气引出管固定连接在燃烧室的顶部。
优选的,所述移动炭化炉排底部的右侧且位于高温烟气引出管的顶部固定连接有第一风室,所述移动炭化炉排的底部且位于第一风室的左侧固定连接有第二风室。
优选的,所述移动炭化炉排的底部且位于第二风室的左侧固定连接有第三风室。
优选的,所述移动炭化炉排的底部且位于第三风室的左侧固定连接有第四风室。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如下:
1、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了生物质废弃物料斗、移动炭化炉排、出炭螺旋输送机和生物炭收集箱,生产过程中,用户只需将生物质废弃物料放入生物质废弃物料斗中即可进行生物炭的连续生产,不仅提高了生产效率,而且提高了生物炭品质,通过设置了气液分离器、液体收集器和燃烧室,让制取生物炭产生的附加气体和液体能很好的回收利用,通过生物质废弃物料斗、移动炭化炉排、生物炭收集箱、气液分离器、液体收集器和燃烧室的配合,解决了生物炭间断批次生产效率低且生物炭品质低的问题。
2、本实用新型通过在移动炭化炉排和燃烧室之间设置了高温烟气引出管,使燃烧室内部的高温烟气能回收利用,从而为移动炭化炉排提供热能,通过在移动炭化炉排的底部设置了第一风室、第二风室、第三风室和第四风室,生产过程中可根据生物质炭化不同阶段的热量需求量,将高温烟气分别送入第一风室、第二风室、第三风室和第四风室,通过移动炭化炉排加热炉排上面的生物质颗粒进行热解炭化。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东石油化工学院,未经广东石油化工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142799.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