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生物实验振动恒温培养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720141462.4 | 申请日: | 2017-02-16 |
公开(公告)号: | CN206624882U | 公开(公告)日: | 2017-11-10 |
发明(设计)人: | 郭小庆;邵凯良;余锐;宋红志;史艳艳;汪子霞 | 申请(专利权)人: | 苏州熠品质量技术服务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12M1/38 | 分类号: | C12M1/38;C12M1/04;C12M1/02;C12M1/00 |
代理公司: | 北京科亿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11350 | 代理人: | 汤东凤 |
地址: | 215000 江苏省***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生物 实验 振动 恒温 培养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生物培养装置,尤其涉及一种生物实验振动恒温培养装置,属于生物实验设备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目前所使用的恒温培养箱大部分为电加热方式,这种加热方式的缺点是:电加热的速度过快,引起热气流的对流太快,进而不能满足持续缓慢加热的需求;且电加热容易造成短路,发生触电危险,损坏设备。一般的培养箱的加热部件都设置在箱体的底部,然后使热气流向上进而充满整个培养箱,这样的设置存在的缺陷是:箱体上下的温度不同,难以达到恒温的状态。
微生物生长必须具备合适的温度条件,而要分离和获取纯化的微生物则必须提供和保持洁净的生长环境。目前使用的恒温培养箱存在以下技术缺点:通风系统将没有完全净化的空气循环至培养箱内,空气内的杂菌污染了微生物的纯度。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针对现有技术中的不足而,提供了一种设计简单、温度分布均匀且防止杂菌污染的生物实验振动恒温培养装置。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生物实验振动恒温培养装置,包括惰性气体储存器和培养箱;所述培养箱内四周设有腔体;所述腔体内壁上设有进气口和出气口;所述腔体内设有空气加热器和加热温度控制器;所述进气口通过送风机及管路与所述惰性气体储存器连接;所述出气口出口端延伸至培养箱内;所述培养箱内设有激振机构。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改进的,所述激振机构包括支撑板、设置在所述支撑板的数个激振器和设置在支撑板下方的旋转电机;所述旋转电机端部固定在所述培养箱的下方,其输出轴端固定在所述支撑板上。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改进的,所述数个激振器环形阵列在所述支撑板上。
由于上述技术方案的运用,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下列优点:
本实用新型方案的生物实验振动恒温培养装置,适用于各大中院校、油化工、卫生防疫、环境监测等科研部门作生物、生化、细胞、菌种等各种液态、固态化合物的振荡培养,通过热的惰性气体进入培养箱内与微生物充分接触,提高加热效率,使加热更加全面,从而达到培养箱内恒温状态,而且全过程无空气介入,无污染,从而使试验数据更加准确。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作进一步说明:
附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生物实验振动恒温培养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其中:1-气体储存器;2-培养箱;3-排气阀;21-激振机构;22-支撑板;23-激振器;24-旋转电机;31-腔体;32-进气口;33-出气口;34-空气加热器;35-加热温度控制器;36-送风机;37-管路。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及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
如附图1所示的本实用新型所述的生物实验振动恒温培养装置,包括惰性气体储存器1和培养箱2;所述培养箱2内四周设有腔体31;所述腔体31内壁上设有进气口32和出气口33;所述腔体31内设有空气加热器34和加热温度控制器35;所述进气口32通过送风机36及管路37与所述惰性气体储存器1连接;所述出气口32出口端延伸至培养箱2内;所述培养箱2内设有激振机构21。
所述激振机构21包括支撑板22、设置在所述支撑板22的数个激振器23和设置在支撑板22下方的旋转电机24;所述旋转电机24端部固定在所述培养箱2的下方,其输出轴端固定在所述支撑板22上。激振机构21的设置适用于各大中院校、油化工、卫生防疫、环境监测等科研部门作生物、生化、细胞、菌种等各种液态、固态化合物的振荡培养,振动稳定,振动稳定有利于生化反应的稳定。
惰性气体储存器1内的惰性气体通过送风机36、管路37、进气口32输送至培养箱内的腔体31中,经空气加热器34和加热温度控制器35加热惰性气体后经出气口33进入培养箱2内后为微生物培养提供热能,在培养箱2上方设有排气阀3,定期将培养箱2内惰性气体排出。
以上仅是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应用范例,对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不构成任何限制。凡采用等同变换或者等效替换而形成的技术方案,均落在本实用新型权利保护范围之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苏州熠品质量技术服务有限公司,未经苏州熠品质量技术服务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141462.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连续式粪便发酵装置
- 下一篇:用于污染河道治理的复合脱氮菌剂的培养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