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带呼吸面罩的双囊三腔管有效
申请号: | 201720141342.4 | 申请日: | 2017-02-16 |
公开(公告)号: | CN206995297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2-13 |
发明(设计)人: | 杨宏 | 申请(专利权)人: | 四川大学华西医院 |
主分类号: | A61B17/12 | 分类号: | A61B17/12;A61M25/10;A61M16/06 |
代理公司: | 成都高远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51222 | 代理人: | 李安霞,曾克 |
地址: | 610041 四***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呼吸 面罩 双囊三腔管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医疗器械,特别涉及一种带呼吸面罩的双囊三腔管。
背景技术
消化科的病人常常需要佩戴双囊三腔管,双囊三腔管从病人的一个鼻孔进入一直伸到病人的胃部。然而对于需要吸氧的重症患者,佩戴双囊三腔管后就不方便吸氧,容易造成病人缺氧。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旨在提供一种带呼吸面罩的双囊三腔管,能够在病人佩戴双囊三腔管的同时,保证病人的吸氧效果。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本实用新型公开的带呼吸面罩的双囊三腔管,包括管体、面罩,所述管体的前部侧壁连接有第一气囊、第二气囊,管体的后部连接有第一支管、第二支管,所述第一支管与第一气囊连通,所述第二支管与第二气囊连通,所述面罩两边连接固定带,面罩设有出气孔,所述管体穿过面罩,管体前部位于面罩内侧,管体后部位于面罩外侧,氧气管与面罩连接。
优选的,管体穿过面罩处正对其中一个鼻孔,氧气管与面罩的连接处正对另一个鼻孔。
优选的,所述出气孔设有仅向面罩外开放的单向出气活瓣。
进一步的,所述出气孔有两个,两个出气孔分别位于面罩的两侧鼻翼处。
进一步的,所述面罩的边缘设有向外的翻边。
优选的,所述固定带与翻边连接。
优选的,所述第一气囊为球形,所述第二气囊为圆柱形,第二气囊、第一气囊与管体同轴,第二气囊直径小于第一气囊直径,第二气囊位于第一气囊后方。
进一步的,所述管体的管壁内设置有第一通道、第二通道,所述第一支管与第一气囊通过第一通道连通,所述第二支管与第二气囊通过第二通道连通。
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本实用新型能够保证病人佩戴双囊三腔管时的吸氧效果;
2.单向出气活瓣能够避免吸气时面罩外的空气进入;
3.面罩的边缘设有向外的翻边,能够增大面罩与病人面部的接触面积,避免压疮的产生。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的右视图;
图3为图1的后视图;
图4为管体中部的横截面示意图;
图中:管体1、面罩2、第一气囊11、第二气囊12、第一支管13、第二支管14、第一通道15、第二通道16、固定带21、出气孔22、翻边23、氧气管24。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
如图1-4所示,本实用新型公开的带呼吸面罩的双囊三腔管,包括管体1、面罩2,管体1的前部侧壁连接有第一气囊11、第二气囊12,管体1的后部连接有第一支管13、第二支管14,第一支管13与第一气囊11连通,第二支管14与第二气囊12连通,面罩2两边连接固定带21,面罩2设有出气孔22,管体1穿过面罩2,管体1穿过面罩2处正对其中一个鼻孔,管体1前部位于面罩2内侧,管体1后部位于面罩2外侧,氧气管24与面罩2连接,氧气管24与面罩2的连接处正对另一个鼻孔,出气孔22设有仅向面罩2外开放的单向出气活瓣,出气孔22有两个,两个出气孔22分别位于面罩2的两侧鼻翼处,面罩2的边缘设有向外的翻边23,固定带21与翻边23连接,第一气囊11为球形,第二气囊12为圆柱形,第二气囊12、第一气囊11与管体1同轴,第二气囊12直径小于第一气囊11直径,第二气囊12位于第一气囊11后方,管体1的管壁内设置有第一通道15、第二通道16,第一支管13与第一气囊11通过第一通道15连通,第二支管14与第二气囊12通过第二通道16连通。
本实用新型的使用方法如下:
将管体1的前端从病人的鼻孔伸入,直至第一气囊11进入胃部,通过第一支管13给第一气囊11打气,再通过第二支管14给第二气囊12打气,戴上面罩2,接通氧气管24即可。
当然,本实用新型还可有其它多种实施例,在不背离本实用新型精神及其实质的情况下,熟悉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根据本实用新型作出各种相应的改变和变形,但这些相应的改变和变形都应属于本实用新型所附的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四川大学华西医院,未经四川大学华西医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141342.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