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塑管挤出工位节能排风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720141072.7 | 申请日: | 2017-02-16 |
公开(公告)号: | CN206614772U | 公开(公告)日: | 2017-11-07 |
发明(设计)人: | 陈茂享 | 申请(专利权)人: | 大理万塑龙塑钢制品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B29C47/08 | 分类号: | B29C47/08;B29C47/76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671003 云南省大理白*** | 国省代码: | 云南;5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塑管挤 出工 节能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塑料管加工的辅助设备技术领域,特别是指一种塑管挤出工位节能排风装置。
背景技术
挤塑机是一种重要的塑料制备机械,大部分的塑料制品的生产与制造都可以依靠挤塑成型实现。挤塑机利用特定形状的螺杆,在加热的机筒中旋转,将由料斗送来的塑料向前挤压,使塑料均匀地塑化(即熔融),通过机头和不同形状的模具,使塑料挤压成连续性的所需要各种形状的塑料层,挤包在线芯和电缆上。塑料熔融时温度高达160-200℃,此时聚氯乙烯出现自我裂解反应会释放出有害气体。现有的塑管挤出工位设置的排风罩多为整体排风罩,这种结构的排风装置存在操作人员劳动强度大、排风率低及排气口与机头维修清理不便等缺陷。中国专利申请号201420481848.6(授权公告号CN 204160739U)提出了一种塑管挤出工位节能排风装置,它通过设置类似气幕以减少或隔离环境气流的影响,与环境气体隔离,减少或避免吸入环境中的灰尘而增大排风系统清理工作量,操作人员劳动强度小、排风率高、排气口与机头清理维修方便。但是,为了出料方便,现有挤塑机的挤出口大多为水平、伸出挤塑机框架设置的结构,该塑管挤出工位节能排风装置的顶吸箱水平吸收有害气体,吸收效果比竖直吸收时差,而且安装不便。如何改进其顶吸箱的结构,使其在水平吸收有害气体时既能保持良好的排风率,又方便安装,是目前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为解决以上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出了一种安装方便、吸收效果好的塑管挤出工位节能排风装置。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
一种塑管挤出工位节能排风装置,包括顶吸箱,顶吸箱下方设置有辅助风罩,辅助风罩包括电机、与电机连接的组合叶轮、第一伞罩和第二伞罩,组合叶轮包括圆环、第一叶片和第二叶片,第一叶片为设于圆环内圈的轴流式叶片,第二叶片为设于圆环外圈的介于轴流式与离心式之间的混流式叶片,第一伞罩设于组合叶轮的外侧并构成第二叶片的外侧风道壁,第二伞罩设于组合叶轮的正下方并构成第一叶片的吸风罩与第二叶片的内侧风道壁,第二伞罩设于第一伞罩内,第二伞罩的外壁与第一伞罩的内壁形成一环形风道;
顶吸箱内设有3个垂直于顶吸箱表面、呈三角形排列的伸缩杆,伸缩杆的底部设有电磁吸板。
优选的,还包括机架;
机架顶部四周安装有环形的顶排风圈,顶吸箱设于顶排风圈的中部,顶排风圈下侧设有排风口,顶吸箱下侧设有吸风口;
机架底部四周安装有环形的地吸栏,地吸栏上侧设有环形的吸风口,吸风口上设有底滤窗;
机架上垂直安装有气柱,气柱位于机架的角部或者较长的边缘上,气柱上设有竖立方向的立风口,相邻的气柱上的立风口分别为排风口和吸风口。
更为优选的,第二伞罩与第一伞罩的内壁上设有吸尘层,第二伞罩与第一伞罩的底端设有积尘槽。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尤其适用于挤出口水平设置的挤塑机排风用,排风效果好且方便安装,方便挤塑机排气口与机头的清理维修。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辅助风罩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
1、机架;2、地吸栏;3、底滤窗;4、挤料口;5、气柱;6、立风口;7、顶排风圈;8、顶吸箱;81、电机;82、第一叶片;83、第二叶片;84、伸缩杆;85、第一伞罩;86、第二伞罩;87、电磁吸板。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大理万塑龙塑钢制品有限责任公司,未经大理万塑龙塑钢制品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141072.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脱三角带装置
- 下一篇:一种粗旦多孔聚酯纤维及其制备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