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有效减少管廊加腋区混凝土成型气泡的定型模板有效
申请号: | 201720140372.3 | 申请日: | 2017-02-16 |
公开(公告)号: | CN206503159U | 公开(公告)日: | 2017-09-19 |
发明(设计)人: | 吴建国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十七冶集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2D29/00 | 分类号: | E02D29/00;E02D29/045;E02D29/16 |
代理公司: | 马鞍山市金桥专利代理有限公司34111 | 代理人: | 许瑞祥 |
地址: | 243061 安徽***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有效 减少 管廊加腋区 混凝土 成型 气泡 定型 模板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地下城市综合管廊施工技术领域,具体说是一种有效减少管廊加腋区混凝土成型气泡的定型模板,适用于地下城市综合管廊底板加腋区的混凝土施工。
背景技术
综合管廊底板加腋区是作为管廊底板受理的关键部位,承受管廊扭力与横向剪力,起到抗弯抗折的作用。管廊底板施工时,水平施工缝按规范要求必须留设在底板面300mm以上位置,这就要求加腋区与部分管廊侧壁一同浇筑。但加腋区为45°倒角,混凝土浇筑时振捣产生的气泡无法排出,非常容易产生蜂窝、麻面等质量问题。城市综合管廊一般均为“百年工程”,如底板加腋区混凝土质量问题无法解决,则会对管廊质量产生根本影响,造成漏水、横向裂缝等问题。在此情况下,必须提出一种新的管廊底板混凝土施工方法,以提高综合管廊底板混凝土施工质量,降低施工成本,提高施工进度。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就是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提供一种有效减少管廊加腋区混凝土成型气泡的定型模板,解决以往管廊底板模板的各种缺点,如木模板周转次数低、制作安装时间长,定型钢模板重量大、成型质量差等问题。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一种有效减少管廊加腋区混凝土成型气泡的定型模板,包括轻钢方管框架、内模板面层、钢丝网和固定架,其特征在于:根据管廊主体结构底板设计图纸尺寸明确管廊底板内模加腋区倒角角度,确定定型模板长度及加固形式;根据底板结构尺寸制作定型模板的轻钢方管框架,轻钢方管框架上有面板引气孔、预留自攻螺丝孔和倒角折线;内模板面层采用φ8mm自攻螺丝与轻钢方管框架贴合;内模板面层采用15mm厚木塑模板制作,在加腋区倒角一面的木塑模板上留设φ10mm的面板引气孔;面板引气孔混凝土面的反面蒙有小片的钢丝网,钢丝网采用铁钉固定;在底板钢筋安装后将定型模板的固定架与底板上下层钢筋焊接连接,固定架焊接后将定型模板放置在固定架上,保持底板内模加腋区倒角角度。
所述轻钢方管框架采用空心方钢制作,方钢之间焊接连接,方钢钻有φ8mm的预留自攻螺丝孔。
所述面板引气孔位于倒角模板由上至下约1/3的位置,每隔600mm留设一个。
所述固定架用螺纹钢焊制。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是:降低管廊底板模板工作量,快速、高效的完成管廊底板结构的施工,保证施工质量和安全。
附图说明
图1:定型模板轻钢方管框架制作图。
图2:定型模板轻钢方管框架1-1剖面图。
图3:定型模板轻钢方管框架安装示意图。
图中:1、轻钢方管框架 2、内模板面层 3、固定架 4、面板引气孔 5、预留自攻螺丝孔 6、倒角折线 7、加腋区倒角角度
具体实施方式
为进一步描述本实用新型,下面结合实施例和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描述。
如图所示,一种有效减少管廊加腋区混凝土成型气泡的定型模板,包括轻钢方管框架1、内模板面层2、钢丝网和固定架3,其特征在于:根据管廊主体结构底板设计图纸尺寸明确管廊底板内模加腋区倒角角度7,确定型模板长度及加固形式;根据底板结构尺寸制作定型模板的轻钢方管框架1,轻钢方管框架1上有面板引气孔4、预留自攻螺丝孔5和倒角折线6;内模板面层2采用φ8mm自攻螺丝与轻钢方管框架1贴合;内模板面层2采用15mm厚木塑模板制作,在加腋区倒角一面的木塑模板上留设φ10mm的面板引气孔4;面板引气孔4混凝土面的反面蒙有小片的钢丝网,钢丝网采用铁钉固定;在底板钢筋安装后将定型模板的固定架3与底板上下层钢筋焊接连接,固定架焊接后将定型模板放置在固定架上,保持底板内模加腋区倒角角度7。
所述轻钢方管框架1采用30mm×300mm空心方钢制作,方钢之间焊接连接,方钢每隔300mm钻有φ8mm的预留自攻螺丝孔5。
所述面板引气孔4位于倒角模板由上至下约1/3的位置,每隔600mm留设一个。
所述固定架3用直径12mm的螺纹钢焊制。
兰州新区地下综合管廊项目,采用本实用新型提出的新型定型模板配合新的发明技术,实现了底板混凝土一次成型质量普遍提升,拆模后出现气泡蜂窝明显降低。且采用本实用新型后所需作业人员数量明显减少,有利于施工成本控制,具有良好的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十七冶集团有限公司,未经中国十七冶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140372.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