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带加热体系的混凝土防水剂成品罐有效
申请号: | 201720140324.4 | 申请日: | 2017-02-16 |
公开(公告)号: | CN206502232U | 公开(公告)日: | 2017-09-19 |
发明(设计)人: | 王辰悦;葛斌斌;牛晓亮;李刚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龙阳伟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5D88/74 | 分类号: | B65D88/74 |
代理公司: | 北京中建联合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11004 | 代理人: | 王灵灵,朱丽岩 |
地址: | 102602 北***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加热 体系 混凝土 防水剂 成品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罐体设计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带加热体系的混凝土防水剂成品罐,适用于物料受温度影响改变物理状态的混凝土防水剂罐体。
背景技术
目前,在混凝土防水剂制造业或糖果医药制造领域,成品罐的应用存在很多技术问题,由于罐体温度不宜控制,混凝土防水剂等在制造完成后一般以液体状态进入罐体内部进行存储,以便后续运输装瓶。然而现有技术中成品罐在存储对温度敏感的浆料时,成品罐底部的浆料易凝结,导致成品罐底部的浆料不易输送出去,不仅造成原料的浪费,而且长时间凝结在成品罐底部会对后续送入成品罐中的新材料造成污染。为此,亟需一种能灵活控制物料温度使其顺利流出的新型成品罐。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带加热体系的混凝土防水剂成品罐,目的在于利用温度控制器和电热丝灵活控制罐体特别是出料口附近的温度,对出料口附近的温度进行实时监控,当低于设定温度时即对其进行加热,使成品罐的出料顺利,特别适用于作为遇热融化的固体材料如混凝土防水剂等的成品罐。
为实现上述技术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带加热体系的混凝土防水剂成品罐,包括罐体,所述罐体的侧壁上开有进料口、出料口、进水口、抽检口和检修口,其中所述进料口设于罐体的上端,所述出料口设于罐体的底部,所述罐体内设有搅拌臂,所述搅拌臂由搅拌电机带动运转,其特征在于:所述罐体的下半部分设有电伴热加热体系,所述电伴热加热体系包括保护套、温度控制器、电阻线和温度传感器,所述保护套固定在罐体下半部分外壁面上,与罐体的外壁面形成夹层;所述电阻线设于保护套与罐体之间的夹层内,缠绕在罐体的下半部分侧壁外;所述温度传感器设于保护套与罐体之间的夹层内,其探头设在罐体的下半部分侧壁外,所述温度控制器分别与电阻线和温度传感器电连接。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技术方案,所述电伴热加热体系设于罐体的下半部分和底部,相应的,所述保护套包括侧壁和底面,所述电阻线包括上部的等直径缠绕部分和底部的变直径缠绕部分。
进一步的,所述罐体的底部为圆锥形,相应的,所述保护套的底面为锥形面,所述电阻线在底部进行变直径缠绕。
进一步的,所述电阻线固定在保护套的内侧面或罐体的外侧面。
进一步的,所述保护套为低导热率的复合材料套。
进一步的,所述电阻线的线芯为金属导线,所述金属导线外包导电塑料,所述导电塑料外设绝缘层。
进一步的,所述温度控制器的探头为表面探头,紧贴罐体的外壁。
进一步的,所述电伴热加热体系覆盖罐体的高度为罐体总高度的1/4~1/5。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技术优势在于:
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设计合理,适用于作为对产品质量要求高、物料对热敏感遇热融化的材料如混凝土防水剂等的成品罐,使用时,在温度控制器内预先设定的储存温度,利用温度传感器的探头测定罐体内部材料的当前温度,温度传感器将当前温度输出给温度控制器,温度控制器控制电热线工作对罐体底部出料口周围的物料进行加热,促进其顺利流出,避免出料口堵塞或罐体底部物料沉积,保证产品质量,解决了混凝土防水剂等浆料类成品罐出料困难容易堵塞的问题,突破了罐体材料的温度控制技术壁垒。
附图说明
通过结合以下附图所作的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上述和/或其他方面和优点将变得更清楚和更容易理解,这些附图只是示意性的,并不限制本实用新型,其中:
图1为本实用新型涉及的带加热体系的混凝土防水剂成品罐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1-罐体;2-进料口;3-出料口;4-抽检口;5-检修口;6-搅拌电机;7-搅拌臂;8-保护套;9-电阻线;10-温度控制器;11-电源;12-温度传感器;13-进水口。
具体实施方式
在下文中,将参照附图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带加热体系的混凝土防水剂成品罐的实施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龙阳伟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北京龙阳伟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140324.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