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组合式防扬尘建筑垃圾倾倒管道有效
申请号: | 201720139663.0 | 申请日: | 2017-02-16 |
公开(公告)号: | CN206448494U | 公开(公告)日: | 2017-08-29 |
发明(设计)人: | 刘德勇 | 申请(专利权)人: | 山东娇娇智慧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4F17/10 | 分类号: | E04F17/10 |
代理公司: | 济宁宏科利信专利代理事务所37217 | 代理人: | 樊嵩 |
地址: | 273500 山东***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组合式 扬尘 建筑 垃圾 倾倒 管道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建筑工地垃圾倾倒工具,尤其涉及一种组合式防扬尘建筑垃圾倾倒管道。
背景技术
目前,在建筑工地,每天都会产生大量的建筑垃圾,当楼层过高时,工人人工运输建筑垃圾不仅费时费力,还影响工作相率,并且在倾倒建筑垃圾时会产生大量的扬尘污染环境。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之处,提供一种组合式防扬尘建筑垃圾倾倒管道,不仅可以在运输建筑垃圾时节省人力物力,还可以避免倾倒垃圾时产生扬尘造成环境污染。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一种组合式防扬尘建筑垃圾倾倒管道,包括有倾倒桶和链条,所述的倾倒桶包括有倾倒桶A和倾倒桶B,所述的链条包括有链条A和链条B,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倾倒桶A设置在该倾倒管道的顶端,所述的倾倒桶A为筒形结构,所述的倾倒桶B为筒形结构,所述的倾倒桶A顶端前面设置有进料口,所述的倾倒桶A两侧设置有卡扣,所述的倾倒桶A两侧的卡扣上分别设置有一个链条A,所述的链条A顶端设置有挂钩,所述的倾倒桶B位置在倾倒桶A下面,所述的倾倒桶B两侧分别设置有一个卡扣,所述的倾倒桶A和倾倒桶B的卡扣之间用链条B连接,使用时,先将挂钩挂在架子上,将进料口朝内,将倾倒管道底端放进垃圾桶内,然后将建筑垃圾顺着进料口倾倒进倾倒桶A内,垃圾顺着倾倒桶A落入倾倒桶B,最终进入垃圾箱。
优选的,所述的卡扣为快挂,可以快速连接链条并防止脱落,如果链条损坏方便拆下更换。
优选的,所述的倾倒桶A和倾倒桶B的底端直径小于顶端直径,在不使用时可桶套桶,放置时节省空间。
进一步的,所述的倾倒桶A底端和倾倒桶B内侧之间连接设置有防尘布套。
进一步的,所述的每个倾倒桶B之间连接设置有防尘布套。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一种组合式防扬尘建筑垃圾倾倒管道,整体结构简单,操作使用方便,稳定性好,可靠性高,使用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一种组合式防扬尘建筑垃圾倾倒管道,不仅在运输建筑垃圾时节省人力物力,还避免了倾倒垃圾时产生扬尘造成环境污染。
附图说明
附图1是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一种组合式防扬尘建筑垃圾倾倒管道的结构示意图。
1-挂钩 2-链条A 3-卡扣 4-进料口 5-防尘布套 6-链条B 7-倾倒桶A 8-倾倒桶B。
具体实施方式
现参照附图1,结合实施例说明如下: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一种组合式防扬尘建筑垃圾倾倒管道,包括有倾倒桶和链条,所述的倾倒桶包括有倾倒桶A7和倾倒桶B8,所述的链条包括有链条A2和链条B6,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倾倒桶A7设置在该倾倒管道的顶端,所述的倾倒桶A7为筒形结构,所述的倾倒桶B8为筒形结构,所述的倾倒桶A7顶端前面设置有进料口4,所述的倾倒桶A7两侧设置有卡扣3,所述的倾倒桶A7两侧的卡扣3上分别设置有一个链条A2,所述的链条A2顶端设置有挂钩1,所述的倾倒桶B8位置在倾倒桶A7下面,所述的倾倒桶B8两侧分别设置有一个卡扣3,所述的倾倒桶A7和倾倒桶B8的卡扣3之间用链条B6连接,使用时,先将挂钩1挂在架子上,将进料口4朝内,将倾倒管道底端放进垃圾桶内,然后将建筑垃圾顺着进料口4倾倒进倾倒桶A7内,垃圾顺着倾倒桶A7落入倾倒桶B8,最终进入垃圾箱。
优选的,所述的卡扣3为快挂,可以快速连接链条并防止脱落,如果链条损坏方便拆下更换。
优选的,所述的倾倒桶A7和倾倒桶B8的底端直径小于顶端直径,在不使用时可桶套桶,放置时节省空间。
进一步的,所述的倾倒桶A7底端和倾倒桶B8内侧之间连接设置有防尘布套5。
进一步的,所述的每个倾倒桶B8之间连接设置有防尘布套5。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一种组合式防扬尘建筑垃圾倾倒管道,整体结构简单,操作使用方便,稳定性好,可靠性高,使用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一种组合式防扬尘建筑垃圾倾倒管道,不仅在运输建筑垃圾时节省人力物力,还避免了倾倒垃圾时产生扬尘造成环境污染。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山东娇娇智慧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山东娇娇智慧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139663.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