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空调炉有效
申请号: | 201720137738.1 | 申请日: | 2017-02-15 |
公开(公告)号: | CN206496406U | 公开(公告)日: | 2017-09-15 |
发明(设计)人: | 杨记员 | 申请(专利权)人: | 杨记员 |
主分类号: | F24D15/02 | 分类号: | F24D15/02 |
代理公司: | 北京细软智谷知识产权代理有限责任公司11471 | 代理人: | 周宇 |
地址: | 457100 河南省***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空调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供热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空调炉,特别涉及一种热风空调炉。
背景技术
空调炉以空气为换热介质,输出热空气达到换热、放热、取暖、保温的应用目的。为提高其散热效果,技术人员将设计重点集中于炉内散热、换热处理上,从而提高热输出能力,但实际应用效果仍不理想,将烟囱视为散热体,常规方法是通过加长烟囱长度来获得更多的散热量,但会削弱空调炉烟气流通能力,影响燃烧放热,再者,烟气流通缓慢使烟囱内集灰严重,导致烟气通道窄小,进一步抑制了燃烧放热能力,且现有的烟囱结构不拆解无法实施清灰作业。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空调炉,通过散热器延长了烟气在炉体内停留的时间,能够将更多的热量散布在气流换热腔室内,提高了热量的利用率,以及空气与烟气的热交换效率。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空调炉,包括炉体、燃烧器、散热器和烟囱,所述炉体内设有气流换热腔室,所述燃烧器、所述散热器和所述烟囱均设置在所述气流换热腔室内;所述炉体上设有进风口和出风口;所述燃烧器的内部设有燃烧室和储料室,所述燃烧室和所述储料室连通;所述燃烧室通过所述散热器和所述烟囱连通。
通过散热器延长了烟气在炉体内停留的时间,能够将更多的热量散布在气流换热腔室内,提高了热量的利用率,以及空气与烟气的热交换效率。
进一步的,还包括风机,所述风机安装在所述气流换热腔室内靠近所述出风口处。所述风机为耐高温静音横流风扇。
利用风机将空调炉作用空间内的空气吸入所述气流换热腔室内,并与燃烧室内燃料燃烧产生的热量进行热交换,热量随着空气通过出风口传递到空调炉作用空间内,加快了空气流通的速度,缩短了加热的时间,节约了能量。
进一步的,所述储料室位于所述燃烧室的上方,所述炉体的顶部设有为所述储料室加料的加料口。储料室和燃烧室上下相通,随着燃料的烧尽,储料室的燃料会逐渐落入燃烧室内。
进一步的,还包括密封盖,所述密封盖和所述加料口可拆卸固定连接。防止燃烧室燃烧产生的烟气从加料口跑出,提高了空调炉的环保性能,保证了空调炉作用空间的空气质量。
进一步的,所述燃烧器的内部还设有收集室,所述收集室位于所述燃烧室的下方,所述收集室和所述燃烧室之间设有隔网,并通过所述隔网相连通;所述炉体的侧壁上设有与所述收集室对应的清灰口。燃料燃烧产生的烟灰落入收集室内,便于烟灰的清理。
进一步的,还包括防护网,所述防护网设置在所述进风口上,防止了杂物掉入炉体内,将炉体损坏,提高了炉体的安全性能。
当风机启动时,空调炉作用环境中的冷空气从进风口进入气流换热腔室内;当风机停止运转时,防护网以及进风口还能起到散热的作用。
进一步的,所述进风口位于所述炉体的顶部,所述出风口位于所述炉体的下方。进风口、气流换热腔室和出风口依次连通形成风道,空气沿着风道流动,最大限度的将炉体内的热量传递到空气当中,空气将热量传递到空调炉作用空间内,提高了空调炉作用空间的温度,达到良好的取暖的效果。
进一步的,所述炉体的侧壁上还设有散热窗,所述散热窗上设有散热网,增加了散热面积,有助于炉体将热量传递到空调炉的作用空间内。
进一步的,还包括挡板,所述挡板和所述散热窗可拆卸固定连接。便于挡板的安装和拆卸,能够根据散热方式的需求,选择将挡板打开或者关闭。
进一步的,所述散热器的外壁上还设有多个散热片,所有的所述散热片沿所述散热器的长度方向间隔设置,提高了散热器的散热面积,使得散热器能够充分、快速散热。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
1、燃料在燃烧室内燃烧产生的热量,通过散热器将热量散布在气流换热腔室内,燃烧产生的烟气通过烟囱排放。散热器延长了烟气在炉体内停留的时间,能够将更多的热量散布在气流换热腔室内,提高了热量的利用率,以及空气与烟气的热交换效率。
2、本实用新型可以燃烧煤炭、木头等可燃烧固体,产生热量,并以吹风的方式进行散热,空调炉作用空间内空气循环,空调炉作用空间内快速升温,达到良好的取暖的效果。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的第一状态结构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杨记员,未经杨记员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137738.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受控自然循环的取热装置
- 下一篇:一种生活热水自动切换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