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紫陶壶有效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1720137717.X 申请日: 2017-02-16
公开(公告)号: CN206964474U 公开(公告)日: 2018-02-06
发明(设计)人: 肖巍 申请(专利权)人: 肖巍
主分类号: A47G19/14 分类号: A47G19/14
代理公司: 暂无信息 代理人: 暂无信息
地址: 650000 云南省昆明市五*** 国省代码: 云南;53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搜索关键词: 一种 紫陶壶
【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生活用品领域,尤指一种紫陶壶。

背景技术

建水紫陶产生于清代,始于道光年间,在建水陶瓷发展史上,曾有“宋有青瓷、元有青花、明有粗陶、清有紫陶”之说,2008年6月,建水紫陶被国务院列为国家级第二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从此,建水紫陶开始蓬勃发展,短短三年时间,就吸引了无数人的眼光投向了这个西南的边陲县城,投向了古老传统的紫陶工艺品,将文人的字画移于紫陶之上,是建水紫陶的特有之处,以陶为纸,装饰上融入书画家强烈的个人风格,既有粗犷豪放、大笔、大块的书法,又有写意国画和民族图案,落墨后,再由熟练的雕刻工人采用阴刻阳填的方法将文人字画保留下来,无论飞禽走兽,花草鱼虫,还是琼楼玉宇,均栩栩如生,给人以古色古香、高雅而不俗之感,造型大多古朴典雅,别具一格,建水紫陶采用当地得天独厚且蕴藏量丰富的红、黄、紫、青、白五色土配制,色调为红底白花和黑底白花或白底红、黄、蓝花等,装饰上采用刻划雕填,既有粗犷豪放、大笔、大块的书法,又有写意国画和民族图案。画面用笔潇洒,刀法流畅,无论刻划飞禽走兽,还是花草鱼虫,均栩栩如生,给人以古色古香、高雅而不俗之感,生产工艺上采用无釉磨光,即坯体不上釉,烧成后只需打磨、抛光、产品就可清新光洁,一旦敲击铿锵有声,真可谓“体如铁、色如铜、音如磐、亮如镜、光照鉴人”,形成了有别于陶器的独特之处,实为“陶坛一秀”。

随着紫陶壶的不断发展壮大,社会大众对紫陶壶具有较高的需求,现有技术的紫陶壶多为小型结构,造型多样,在商务活动中,由于受限于紫陶壶的容量,在泡茶过程中需要浸泡几次才能满足多人的饮茶需求,而且壶嘴较小容易造成堵塞。

发明内容

针对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紫陶壶,该产品结构合理规范,使用方便,通过在壶体内部增设轨道与斜板,在泡茶过程中进行晃动壶体,有效的增加茶叶与茶水之间的接触面积,缩短泡制时间,满足多人同时饮用的需求,而且在紫陶壶的湿坯上,用笔勾勒出装饰图案的轮廓,再以刻刀阴刻出图案,以彩泥作为绘画的填料,在阴刻出来的图案轮廓里,以工笔画的技法,一层一层的进行绘画,直到画面与坯体一样平,等到干湿度适合时,进行修整,烧制完成后,图案和器体融为一体,在壶体表面形成工笔画的效果,图案立体效果较明显。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紫陶壶,包括壶体,壶嘴,壶把,壶盖,图案,斜板,支杆,混合杆,其特征在于:壶体顶部设置有壶盖,壶体左侧上部设置有壶嘴,壶体右侧设置有壶把,壶体上设置有图案,壶体内部中间位置设置有间断的轨道,斜板外部设置有凹槽,凹槽与轨道形成配合,斜板上设置有若干循环孔,斜板下表面设置有若干倾斜的支杆,相邻支杆之间的斜板上设置有转轴,转轴上设置有混合杆,壶体底端设置有缓冲层。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壶盖下部设置有集水槽,集水槽外边缘上设置有若干通孔。

工作原理:

本实用新型通过在紫陶壶的湿坯上,用笔勾勒出装饰图案的轮廓,再以刻刀阴刻出图案,以彩泥作为绘画的填料,在阴刻出来的图案轮廓里,以工笔画的技法,一层一层的进行绘画,直到画面与坯体一样平,等到干湿度适合时,进行修整,烧制完成后,图案和器体融为一体,在壶体表面形成工笔画的效果,图案立体效果较明显,通过泡制过程中不断的晃动壶体带动内部的茶水与茶叶之间的相互接触,有效的缩短泡茶时间,同时斜板与轨道之间设计为可拆卸模式,在泡制完成后可对斜板进行清洗,而且斜板上设计的循环孔与混合杆的设计形成一个有效的搅拌循环效果,而且斜板上设置的支杆能有效的起到阻挡作用,能有效的阻止茶叶堵塞壶嘴,同时壶盖下端设计的集水槽,能有效的将水蒸气收集起来,防止水珠四处飞溅,缓冲层的设计能有效的保护茶壶。

附图说明

图1为一种紫陶壶结构示意图;

图2为一种紫陶壶所设斜板结构示意图;

图中1-壶嘴;2-凹槽;3-图案;4-循环孔;5-支杆;6-混合杆;7-通孔;8-斜板;9-缓冲层;10-转轴;11-轨道;12-集水槽;13-壶把;14-壶盖;15-壶体。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范围。

实施例1

如图1、图2所示一种紫陶壶,包括壶体15,壶嘴1,壶把13,壶盖14,图案3,斜板8,支杆5,混合杆6,其特征在于:壶体15顶部设置有壶盖14,壶体15左侧上部设置有壶嘴1,壶体15右侧设置有壶把13,壶体15上设置有图案3,壶体15内部中间位置设置有间断的轨道11,斜板8外部设置有凹槽2,凹槽2与轨道11形成配合,斜板8上设置有若干循环孔4,斜板8下表面设置有若干倾斜的支杆5,相邻支杆5之间的斜板8上设置有转轴10,转轴10上设置有混合杆6,壶体15底端设置有缓冲层9,所述壶盖14下部设置有集水槽12,集水槽12外边缘上设置有若干通孔7,本实用新型通过在紫陶壶的湿坯上,用笔勾勒出装饰图案的轮廓,再以刻刀阴刻出图案,以彩泥作为绘画的填料,在阴刻出来的图案轮廓里,以工笔画的技法,一层一层的进行绘画,直到画面与坯体一样平,等到干湿度适合时,进行修整,烧制完成后,图案和器体融为一体,在壶体表面形成工笔画的效果,图案立体效果较明显,通过泡制过程中不断的晃动壶体带动内部的茶水与茶叶之间的相互接触,有效的缩短泡茶时间,同时斜板与轨道之间设计为可拆卸模式,在泡制完成后可对斜板进行清洗,而且斜板上设计的循环孔与混合杆的设计形成一个有效的搅拌循环效果,而且斜板上设置的支杆能有效的起到阻挡作用,能有效的阻止茶叶堵塞壶嘴,同时壶盖下端设计的集水槽,能有效的将水蒸气收集起来,防止水珠四处飞溅,缓冲层的设计能有效的保护茶壶。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肖巍,未经肖巍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137717.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