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高低温冲击试验箱移动试验架有效
申请号: | 201720136773.1 | 申请日: | 2017-02-15 |
公开(公告)号: | CN206500156U | 公开(公告)日: | 2017-09-19 |
发明(设计)人: | 姚亮 | 申请(专利权)人: | 东莞市环仪仪器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01L1/00 | 分类号: | B01L1/00;B01L7/00;B01L9/00 |
代理公司: | 北京科家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11427 | 代理人: | 莫文新 |
地址: | 523000 广东省东***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低温 冲击 试验 移动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高低温冲击试验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高低温冲击试验箱移动试验架。
背景技术
高低温冲击试验设备是在高温、低温环境中快速转换的一种试验装置。常规试验冲击温度有-65℃←→150℃、-55℃←→150℃、-40℃←→150℃等等,并规定了高温环境转换到低温环境或低温环境转换到高温环境的快速转换时间要在一定时间内,其目的检测被试验产品的可靠性。
现有温度冲击试验设备中,在温度冲击试验过程中,载有试验产品的试验架从低温箱到高温箱的水平移动稳定性较差,移动速度较慢,并且不稳定,而且其体积较大导致温度冲击试验设备占地面积相应较大;并且试验台在拆卸和使用的过程中比较困难;使用功能性较差。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高低温冲击试验箱移动试验架,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高低温冲击试验箱移动试验架,包括底板、高温仓、低温仓和试验平台,所述高温仓与低温仓相邻,且高温仓、低温仓设置在底板上,所述底板的上端面通过固定板连接有支撑板,支撑板与底板之间形成工作间隙,所述支撑板的下端两侧均通过轴连接有齿轮,其中一个齿轮一侧设有Z型板,Z型板通过螺钉固定在支撑板的下端,且Z型板的上端面上设置减速电机,所述减速电机与其中一个齿轮同轴连接,齿轮之间通过套接的链条连接,所述支撑板的两端分别延伸至高温仓和低温仓的内腔中,所述链条中设置中心轴,所述中心轴的上端中部设置有圆环,圆环内接有有T型柱,且T型柱的上端套接有轴承,所述圆环的侧壁上贯穿设置锁定螺钉且锁定螺钉接触连接T型柱,所述轴承内接在连接杆中,连接杆远离中心轴的一端设置安装块,且安装块通过螺丝和螺母固定在试验平台的一侧,试验平台的下端中部设置圆形支柱,所述支撑板的上端中部开设循环槽,且圆形支柱插接在循环槽中。
优选的,所述连接杆的倾斜角度不大于四十五度。
优选的,所述循环槽的内腔侧壁设置耐磨层,所述循环槽的内腔侧壁与中心轴的距离为十三厘米。
优选的,所述连接杆设置不少于三根,所述连接杆之间呈均匀设置。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结构设置合理,实用性强,在链条的转动工作状态下,通过中心轴的移动进而实现试验平台的移动,稳定性强,并且合理结构实现了便捷拆卸的目的,功能性很强,总的来说,本实用新型能够改变传统技术下试验架使用不稳定的缺点,利于推广。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俯视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仰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支撑板、中心轴和连接杆剖面图。
图中:底板1、高温仓2、低温仓3、支撑板4、链条5、中心轴6、循环槽7、试验平台8、Z型板9、减速电机10、圆形支柱11、锁定螺钉12、轴承13、连接杆14。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请参阅图1-3,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高低温冲击试验箱移动试验架,包括底板1、高温仓2、低温仓3和试验平台8,高温仓2与低温仓3相邻,且高温仓2、低温仓3设置在底板1上,底板1的上端面通过固定板连接有支撑板4,支撑板4与底板1之间形成工作间隙,支撑板4的下端两侧均通过轴连接有齿轮,其中一个齿轮一侧设有Z型板9,Z型板9通过螺钉固定在支撑板4的下端,且Z型板9的上端面上设置减速电机10,减速电机10与其中一个齿轮同轴连接,齿轮之间通过套接的链条5连接,支撑板4的两端分别延伸至高温仓2和低温仓3的内腔中,链条5中设置中心轴6,中心轴6的上端中部设置有圆环,圆环内接有有T型柱,且T型柱的上端套接有轴承13,圆环的侧壁上贯穿设置锁定螺钉12且锁定螺钉12接触连接T型柱,轴承13内接在连接杆14中,连接杆14的倾斜角度不大于四十五度,连接杆14设置不少于三根,连接杆14之间呈均匀设置,连接杆14远离中心轴6的一端设置安装块,且安装块通过螺丝和螺母固定在试验平台8的一侧,试验平台8的下端中部设置圆形支柱11,支撑板4的上端中部开设循环槽7,且圆形支柱11插接在循环槽7中,循环槽7的内腔侧壁设置耐磨层,循环槽7的内腔侧壁与中心轴6的距离为十三厘米。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东莞市环仪仪器科技有限公司,未经东莞市环仪仪器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136773.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