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改良的人类胎盘透过性实验研究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720136667.3 | 申请日: | 2017-02-15 |
公开(公告)号: | CN206450568U | 公开(公告)日: | 2017-08-29 |
发明(设计)人: | 黄桦;张峻;王晶晶;郑巧玲;李骞;姚勤;吴迪;周琼 | 申请(专利权)人: | 昆明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
主分类号: | G01N15/08 | 分类号: | G01N15/08 |
代理公司: | 昆明正原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53100 | 代理人: | 金耀生,于洪 |
地址: | 650032 *** | 国省代码: | 云南;5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改良 人类 胎盘 透过 实验 研究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改良的实验研究装置,特别是一种改良的人类胎盘透过性实验研究装置,属于医疗实验研究设备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孕妇在妊娠期间可能并发各种急性、慢性疾病,这类孕妇需要在妊娠过程中用药治疗。据WHO对4个洲22个国家14778名妊娠期妇女用药的调查,86%的女性在妊娠期服用药物,平均每人接受2.9种药品,使得妊娠期用药安全性受到社会的日益关注。面对不可避免的妊娠期用药,完善妊娠期用药的安全性信息可以为胎儿的安全性提供保障。
胎盘是妊娠期间由胚膜和母体子宫内膜联合长成的器官,对维持和保护胎儿的正常发育至关重要。胎儿和母体间进行的所有物质交换都是通过胎盘完成的,因此物质转运是胎盘最重要的功能之一。药物经胎盘转运的程度,即药物暴露量是胎儿风险评估中一个关键性因素。因此,进行药物的胎盘透过性研究是评价妊娠期用药安全性的重要依据。而体内的药物胎盘透过性研究有悖伦理原则;目前较常用的体外实验模型如细胞培养,由于不能保留完整的胎盘组织,在研究上有一定的局限性。相比较而言,人类胎盘体外循环灌注模型是目前唯一在体外保留完整胎盘组织的前提下进行药物胎盘透过性研究的体外实验模型,具有其他方法不可比拟的优势。
现有的药物胎盘透过性研究体外实验模型(专利号:ZL201120210918.0)设置于保温箱内,操作空间小,温度可控性不佳;母体池液体循环回流较难控制;母体和子体池中灌流液温度较难控制;胎盘室支撑柱易损伤胎盘,胎盘裸露区域较大,保温保湿效果不佳。因此,有必要对现有装置加以改进。
实用新型内容
为解决现有技术存在的上述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改良的胎盘透过性实验研究装置。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改良的人类胎盘透过性实验研究装置,包括胎盘室、母体池和胎儿池,胎盘室置于恒温水浴锅内,母体池和胎儿池分别设于两个恒温磁力搅拌器上;母体池分别通过带有泵的第一回流管、带有泵的第一供液管与胎盘室相连;胎儿池分别通过第二回流管、带有泵的第二供液管与胎盘室相连。
进一步,优选的是,所述胎盘室包括具有双层侧壁的底座,套于底座两层侧壁之间空隙的空心支撑柱,以及套于空心支撑柱顶部的上盖;底座上的外侧壁高度高于内侧壁的高度;空心支撑柱的侧壁上端设有孔槽;上盖上设有通孔。
进一步,优选的是,第一供液管的一端与母体池相连,另一端穿过胎盘室上的通孔与插入离体胎盘小叶母体面的灌流针相连,将母体池灌流液泵入离体胎盘小叶母体面的动脉内;第一回流管的一端设在插入灌流针的离体胎盘小叶处,另一端穿过通孔进入到母体池中,将回流液通过泵泵回到母体池中,以完成子宫螺旋动脉、子宫静脉血液循环的模拟。
进一步,优选的是,第二供液管的一端与胎儿池相连,另一端穿过胎盘室空心支撑柱上的孔槽与插入离体胎盘小叶胎儿面动脉管中的导管相连;第二回流管的一端与胎儿池相连,另一端穿过胎盘室空心支撑柱上的孔槽与插入离体胎盘小叶胎儿面静脉管中的导管相连,以将胎儿池中的灌流液灌注到离体胎盘小叶胎儿面的动脉管内,再由离体胎盘小叶胎儿面的静脉管回流到胎儿池中,以完成胎儿动、静脉血液循环的模拟。
进一步,优选的是,所述母体池还通过第一供气管与混合氧气瓶相连,以向母体池提供混合氧气,提高灌流液的含氧量,稳定pH值,模拟子宫动脉血的真实情况。
进一步,优选的是,混合氧气瓶中含有体积分数为95%的氧气和体积分数为5%的二氧化碳。
进一步,优选的是,所述胎儿池还通过第二供气管与混合氮气瓶相连,以向胎儿池提供混合氮气,稳定其pH值,模拟胎儿脐动脉的真实情况。
进一步,优选的是,混合氮气瓶中含有体积分数为95%的氮气和体积分数为5%的二氧化碳。
本实用新型装置与现有的装置相比,去除原有的保温箱,整个实验装置的各部分通过各自的恒温装置保持整个循环系统中的温度恒定。胎盘室置于恒温水浴锅内;母体池和胎儿池分别通过恒温磁力搅拌器保持温度恒定及灌流液中药物浓度均匀;母体池分别通过带有泵的第一回流管、带有泵的第一供液管与胎盘室相连;胎儿池分别通过第二回流管、带有泵的第二供液管与胎盘室相连,使母体池、胎儿池内盛有的与母体和胎儿血液成分相似的灌流液与胎盘室内的胎盘形成循环,以模拟孕妇体内母体-胎盘-胎儿循环。
本实用新型中胎盘室的结构以便将离体胎盘放置于底座的空腔内,用于胎盘透过性实验研究。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其有益效果为: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昆明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未经昆明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136667.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