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基于充电管理芯片的电源输出控制切换电路有效
申请号: | 201720135872.8 | 申请日: | 2017-02-15 |
公开(公告)号: | CN206498249U | 公开(公告)日: | 2017-09-15 |
发明(设计)人: | 张双朋;孙志正;金长新 | 申请(专利权)人: | 济南浪潮高新科技投资发展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2J9/06 | 分类号: | H02J9/06 |
代理公司: | 济南信达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37100 | 代理人: | 国建全 |
地址: | 250100 山东省济南市***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充电 管理 芯片 电源 输出 控制 切换 电路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源管理技术领域,具体地说是一种基于充电管理芯片的电源输出控制切换电路。
背景技术
近几年,电子设备广泛普及,这些设备都是用适配器和锂电池作为电源给系统板卡供电。两种电源供电存在以下几种情况,第一种情况:当适配器电源正常时,要使用适配器电源供电 。第二种情况:当适配器电源异常或者掉电的情况下,可以马上切换到锂电池继续供电。第三种情况:当适配器电源恢复正常后,要可以自动切换到适配器电源供电。第四种情况:适配器和锂电池都正常,检测到锂电池电量不满时,适配器要给锂电池充电,并在充满时自动停止充电。
在切换过程中,系统板卡不能掉电导致系统出现异常关机或者重启,要保证系统板卡安全可靠平滑的接手供电,进而保证系统运行稳定。因此,如何控制适配器与锂电池安全可靠的给电子设备供电是设计中不得不考虑的重要性能指标。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任务是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基于充电管理芯片的电源输出控制切换电路,此电路方案能保证产品在适配器和锂电池中因某一个供电出现异常时,另一个可以快速接手。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基于充电管理芯片的电源输出控制切换电路,包括适配器、电池,还包括:充电管理芯片、EC芯片、MOS开关管Q1、MOS开关管Q2、MOS开关管Q3和MOS开关管Q4;
所述适配器一路经MOS开关管Q1后与输出负载连接,另一路经充电管理芯片输入到电池接口,电池接口处连有电池,再经MOS开关管Q2后与输出负载连接;所述EC芯片与所述充电管理芯片、电池接口之间互相通信;所述MOS开关管Q1还连接充电管理芯片,MOS开关管Q3、MOS开关管Q4依次连在充电管理芯片与MOS开关管Q2之间。
可选地,所述充电管理芯片型号为LTC4100EG。
可选地,所述MOS开关管Q1为PMOS_A,MOS开关管Q2为PMOS_B,MOS开关管Q3为NMOS_A,MOS开关管Q4为NMOS_B。
可选地,所述MOS开关管Q1的栅极与充电管理芯片相连,其漏极与适配器的输出端相连,其源极与输出负载相连;
所述MOS开关管Q2的栅极与MOS开关管Q4的漏极相连,其漏极与电池接口的输出端相连,其源极与输出负载相连;
所述MOS开关管Q3的栅极与充电管理芯片相连,其漏极接模拟地,其源极接数字地;
所述MOS开关管Q4的栅极与MOS开关管Q3的漏极相连,其源极接数字地。
可选地,所述EC芯片通过SMBus总线与电池接口互相通信。
可选地,所述输出负载为系统主板。
可选地,所述电池为三芯、四芯或五芯锂电池。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基于充电管理芯片的电源输出控制切换电路,与现有技术相比所产生的有益效果是:
应用于笔记本中采用适配器与锂电池供电,其外围电路简单,易于实现,同时支持三芯、四芯和五芯锂电池的充放电管理,在适配器或锂电池其中一个出现异常时,另一个电源可以无缝选择切换并防止电压倒灌,并且保证适配器在位时给锂电池充电。
附图说明
附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电路原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1,对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基于充电管理芯片的电源输出控制切换电路作以下详细说明。
如附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基于充电管理芯片的电源输出控制切换电路,主要包括适配器、锂电池、充电管理芯片、EC芯片、MOS开关管Q1、MOS开关管Q2、MOS开关管Q3和MOS开关管Q4,同时支持三芯、四芯或五芯锂电池的充放电管理。
适配器一路将电源信号经MOS开关管Q1后与系统主板连接,另一路将电源信号经充电管理芯片输入到电池接口,电池接口处连有电池,再经MOS开关管Q2后与系统主板连接。EC芯片与所述充电管理芯片、电池接口之间互相通信。MOS开关管Q1还连接充电管理芯片,MOS开关管Q3、MOS开关管Q4依次连在充电管理芯片与MOS开关管Q2之间。
上述MOS开关管Q1为PMOS_A,MOS开关管Q2为PMOS_B,MOS开关管Q3为NMOS_A,MOS开关管Q4为NMOS_B。其中: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济南浪潮高新科技投资发展有限公司,未经济南浪潮高新科技投资发展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135872.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末端多自由度超声刀
- 下一篇:B超探头穿刺针固定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