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用于冰箱的夹丝玻璃门有效
申请号: | 201720135650.6 | 申请日: | 2017-02-15 |
公开(公告)号: | CN206449991U | 公开(公告)日: | 2017-08-29 |
发明(设计)人: | 张启花;张波 | 申请(专利权)人: | 合肥美菱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5D23/02 | 分类号: | F25D23/02 |
代理公司: | 安徽省合肥新安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34101 | 代理人: | 何梅生 |
地址: | 230061 安徽省合***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冰箱 玻璃门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冰箱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用于冰箱的门体。
背景技术
冰箱是一种保持恒定低温的制冷设备,是生活中常见的一种用于低温保藏食物或其他物品的家电。冰箱门是冰箱的主要部件之一,需要具有一定的强度和较好的保温性能。目前,冰箱门一般为单板状结构,材料为钢板或玻璃。
随着人们生活品质的提高,人们对家电类产品的要求越来越高,单板状结构的玻璃门,虽具有一定的保温性能,但仍不够理想,增加了冰箱的能耗,同时其图案层直接与外部或发泡层接触易被腐蚀,图案易损坏,十分不美观,影响了冰箱整体的使用寿命。此外,千篇一律的单板状冰箱门不能吸引消费者的注意,产品在销售市场中缺乏竞争力。
实用新型内容
(一)解决的技术问题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了一种用于冰箱的夹丝玻璃门,以克服单板状冰箱门保温性能不够理想,增加冰箱能耗的问题,图案层直接与外部或发泡层接触易被腐蚀,影响冰箱整体使用寿命的问题以及单板状门体设计不能吸引消费者注意,产品在销售市场中缺乏竞争力的问题。
(二)技术方案
为实现以上目的,本实用新型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一种用于冰箱的夹丝玻璃门,所述夹丝玻璃门为夹层结构,固定于冰箱箱体上;前片玻璃和后片玻璃为片状结构,所述后片玻璃前侧面粘附胶层,所述前片玻璃后侧面设夹层物;
所述前片玻璃和后片玻璃边缘对合设置,两者之间均布设各支撑体,边缘处以玻璃粉封边形成真空,沿边缘设粘胶密封层,所述粘胶密封层外设边框用以封装。
进一步的,所述夹层物为丝绢、纱布、树叶或膜粘贴中的一种或多种。
进一步的,所述后片玻璃的形状为正方形、长方形、菱形、圆形或不规则多边形。
进一步的,所述胶层为PVB胶片或EVA胶片。
进一步的,所述PVB胶片的厚度为0.38~0.76mm。
进一步的,所述EVA胶片的厚度为0.25~0.5mm。
进一步的,所述后片玻璃和前片玻璃的材质为浮法玻璃、镀膜玻璃、转光玻璃、有机玻璃、石英玻璃或硬质塑料。
(三)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用于冰箱的夹丝玻璃门,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采用夹层结构,前片玻璃和后片玻璃边缘以玻璃粉封边形成真空,沿边缘设粘胶密封层,粘胶密封层外设边框封装,相较于单板状门体保温性能大大提高,降低了冰箱的能耗,符合低排放的环保要求;
2、夹层物设于前片玻璃和后片玻璃之间,不与外界和发泡层接触,图案不易腐蚀损坏,美观程度大大提高,延长了冰箱的整体使用寿命;
3、设计新颖,能够吸引消费者的注意力,增加了产品的市场竞争力。
4、图案真实清晰、结构简单紧凑、取材快捷、生产成本低。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
1、后片玻璃,2、胶层,3、夹层物,4、前片玻璃,5、粘胶密封层,6、边框。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如图1所示,其结构关系为:夹丝玻璃门为夹层结构,固定于冰箱箱体上;前片玻璃4和后片玻璃1为片状结构,后片玻璃1前侧面粘附胶层2,前片玻璃4后侧面设夹层物3;
前片玻璃4和后片玻璃1边缘对合设置,两者之间均布设各支撑体,边缘处以玻璃粉封边形成真空,沿边缘设粘胶密封层5,粘胶密封层5外设边框6用以封装。
优选的,夹层物3为丝绢、纱布、树叶或膜粘贴中的一种或多种。
优选的,后片玻璃1的形状为正方形、长方形、菱形、圆形或不规则多边形。
优选的,胶层2为PVB胶片或EVA胶片。
优选的,PVB胶片的厚度为0.38~0.76mm。
优选的,EVA胶片的厚度为0.25~0.5mm。
优选的,后片玻璃1和前片玻璃4的材质为浮法玻璃、镀膜玻璃、转光玻璃、有机玻璃、石英玻璃或硬质塑料。
具体使用时,将夹丝玻璃门安装于冰箱箱体门部即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合肥美菱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合肥美菱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135650.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