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智能可追溯柔性复合管有效
申请号: | 201720133740.1 | 申请日: | 2017-02-14 |
公开(公告)号: | CN206738754U | 公开(公告)日: | 2017-12-12 |
发明(设计)人: | 孟庆义 | 申请(专利权)人: | 河北恒安泰油管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16L11/00 | 分类号: | F16L11/00;F16L55/00 |
代理公司: | 北京集佳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11227 | 代理人: | 李海建 |
地址: | 053500 河*** | 国省代码: | 河北;1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智能 追溯 柔性 复合管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管缆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智能可追溯柔性复合管。
背景技术
柔性复合管是在在油气田中大量使用的介质输送工具。
目前市场上的柔性复合管基本都是开环控制的,并不能实时的控制。
因此,如果运输管线在工作过程中出现压力过高、局部点泄露等危险因素,工作人员不能及时的发现这些问题或不能及时找出泄漏点,这无疑会造成油气田业主大量的损失,甚至出现爆炸、有毒气体泄露等更严重的后果。
实用新型内容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智能可追溯柔性复合管,解决了在油气田中大量使用的柔性复合管在工作过程中不能实时监测管线的运行压力、是否有泄漏点等状态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智能可追溯柔性复合管,包括管体和设置于其中的监测装置;所述监测装置包括传感器。
优选的,所述管体包括内芯管和保护水布;
所述监测装置设置于所述内芯管的外表面;
所述保护水布缠绕在所述内芯管的外表面。
优选的,所述监测装置包括压力传感器和/或温度传感器。
优选的,所述监测装置还包括时间模块,所述时间模块通讯连接于所述压力传感器和/或所述温度传感器;所述监测装置能够在输出压力和/或温度的同时反馈监测时间。
优选的,所述监测装置还包括芯片导线;所述芯片导线通讯连接于所述传感器。
优选的,所述监测装置的数量为多个,沿所述管体的长度方向设置于其不同位置。
从上述的技术方案可以看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智能可追溯柔性复合管,采用了在管体上埋覆监测装置的方法,该监测装置包括传感器,可以具体为压力传感器和/或温度传感器等。此方案有效的解决了油气田管线的运行过程中,不能实时的监控管线的运行压力、输送介质的温度、泄露情况的现象,有效的保证了油气田输送挂线的安全,为提高产品的质量和保证油气田的财产安全提供了有效的保证。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智能可追溯柔性复合管的三维等轴测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芯片在柔性复合管上的埋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芯片埋覆后外层水布保护图。
其中,1为外包覆层,2为管体增强层,3为集成芯片,4为内芯管,5为芯片导线,6为保护水布。
具体实施方式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智能可追溯柔性复合管,解决了在油气田中大量使用的柔性复合管在工作过程中不能实时监测管线的运行压力、是否有泄漏点等状态的问题。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智能可追溯柔性复合管,其核心改进点在于,包括管体和设置于其中的监测装置;监测装置包括传感器。
从上述的技术方案可以看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智能可追溯柔性复合管,采用了在柔性复合管生产过程中埋覆监测装置的集成结构,可以追溯管体整个生命过程中的工作状态,有效的监控该柔性复合管的压力、温度、是否泄漏等状态,保证油气田的财产安全,从而提高该柔性符合管的市场竞争性。
作为优选,所述管体包括内芯管4和保护水布6;
监测装置设置于内芯管4的外表面,其结构可以参照图2中的集成芯片3所示;保护水布6缠绕在内芯管4的外表面,能够对埋覆后的监测装置提供保护,其结构可以参照图3所示。监测装置可以是通过保护水布6缠绕固定的,或者借助内芯管4外表面的卡槽,以及其他装配配件等方式。
如图1所示,管体包括外包覆层1和设置于其中的内芯管4,监测装置(在此具体为集成芯片3)设置于外包覆层1和内芯管4之间。在本方案提供的具体实施例中,管体还包括设置于外包覆层1和内芯管4之间的管体增强层2,监测装置设置于管体增强层2和内芯管4之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河北恒安泰油管有限公司,未经河北恒安泰油管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133740.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钢带增强内衬复合管
- 下一篇:一种海洋软管抗拉铠装层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