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汽车拉索的导管和锁圈铆压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720133720.4 | 申请日: | 2017-02-14 |
公开(公告)号: | CN206509698U | 公开(公告)日: | 2017-09-22 |
发明(设计)人: | 陈巨青;陈义军;张健;李永清 | 申请(专利权)人: | 宁波贝尔达汽车控制系统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3P19/00 | 分类号: | B23P19/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15300 浙江省宁波市慈***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汽车 导管 锁圈铆压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汽车拉索加工设备技术领域,具体讲是一种汽车拉索的导管和锁圈铆压装置。
背景技术
汽车拉索广泛应用于汽车的刹车、油门、换挡等。目前有一种汽车拉索如图1所示,其结构包括两根拉索本体以及用于固定两根拉索本体的固定板4,拉索本体包括管子1、前导向管2、后导向管3、钢丝绳5和钢丝绳接头6,其中一拉索本体的管子上设有锁圈,整套拉索在组装时具有四个铆压位置,而目前对前导向管、管子和锁圈的铆压(铆压位置一和锁圈铆压位置)往往采用手工铆压的方式,工作效率低,有待进一步地改善。
实用新型内容
鉴于上述现有技术的缺陷,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汽车拉索的导管和锁圈铆压装置,提高了铆压效率。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解决方案是:汽车拉索的导管和锁圈铆压装置,包括前导向管铆压装置和锁圈铆压装置,所述前导向管铆压装置包括机架、设置在机架顶部的前导向管定位机构、前导向管铆压机构以及前导向管推出机构;所述锁圈铆压装置设置在第一机架顶部且位于前导向管推出机构右侧;
所述前导向管铆压机构包括气液增压机以及设置在气液增压机底端的铆压头,所述铆压头外罩有保护罩。
进一步地,所述前导向管定位机构包括设置在机架顶部的放置台以及从左至右依次设置在放置台上的抽芯注油气缸、前导向管定位气缸、前导向管定位支架、前导向管放置台、夹紧块,所述前导向管定位气缸与前导向管定位支架相连,所述夹紧块的外侧设有夹紧气缸;所述夹紧块的底端连接有推进气缸,所述前导向管放置台的底端设有顶出气缸。
进一步地,所述铆压头位于前导向管放置台上方。
进一步地,所述前导向管推出机构包括设置在放置台后侧的推料气缸、设置在推料气缸顶部的升降气缸、设置在推料气缸前端的推板以及设置在推板前端的多个提升杆。
应用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汽车拉索的导管和锁圈铆压装置,其有益效果是:工作时,首先前导向管放在前导向管放置台上,管子放在夹紧块上,夹紧气缸控制夹紧块将管子夹紧,夹紧后推进气缸推动夹紧块并带动管子插入前导向管中,然后抽芯注油气缸对前导向管进行抽芯,然后气液增压机控制铆压头对管子和前导向管进行铆压,铆压完后顶出气缸将铆压完的前导向管和管子往上顶并完成预推出步骤,然后升降气缸工作并通过提升杆将铆压完的前导向管和管子再次往上提,使得前导向管和管子分别脱离前导向管放置台和夹紧块,然后推进气缸工作并带动推板将铆压完的前导向管和管子推出,然后用手在其中一拉索本体上套一个锁圈,然后用锁圈铆压装置将锁圈与管子铆压,前导向管和锁圈都铆压完毕,工作速度快,提高了铆压效率。
附图说明
图1为现有技术的汽车拉索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主视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俯视示意图(去除前导向管铆压机构)。
图中所示:1-管子,2-前导向管,3-后导向管,4-固定板,5-钢丝绳,6-钢丝绳接头,7-前导向管铆压装置,71-机架,72-前导向管定位机构,721-放置台,722-抽芯注油气缸,723-前导向管定位气缸,724-前导向管定位支架,725-前导向管放置台,726-夹紧块,727-夹紧气缸,728-推进气缸,729-顶出气缸,73-前导向管铆压机构,731-气液增压机,732-铆压头,733-保护罩,74-前导向管推出机构,741-推料气缸,742-升降气缸,743-推板,744-提升杆,8-锁圈铆压装置。
具体实施方式
为比较直观、完整地理解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现就结合本实用新型附图进行非限制性的特征说明如下:
如图1-图3所示,汽车拉索的导管和锁圈铆压装置,包括前导向管铆压装置7和锁圈铆压装置8,前导向管铆压装置7包括机架71、设置在机架71顶部的前导向管定位机构72、前导向管铆压机构73以及前导向管推出机构74;锁圈铆压装置8设置在第一机架71顶部且位于前导向管推出机构74右侧;
前导向管铆压机构73包括气液增压机731以及设置在气液增压机731底端的铆压头732,铆压头732外罩有保护罩733。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宁波贝尔达汽车控制系统有限公司,未经宁波贝尔达汽车控制系统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133720.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散端铆碳片自动组装机
- 下一篇:汽车天窗覆盖件成型用自动翻转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