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防霾口罩有效
申请号: | 201720133362.7 | 申请日: | 2017-02-14 |
公开(公告)号: | CN206443260U | 公开(公告)日: | 2017-08-29 |
发明(设计)人: | 吕国荣 | 申请(专利权)人: | 泉州医学高等专科学校 |
主分类号: | A41D13/11 | 分类号: | A41D13/11 |
代理公司: | 厦门市首创君合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35204 | 代理人: | 傅家强 |
地址: | 362000 ***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口罩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防霾口罩。
背景技术
环境的污染导致空气中存在着各种隐形杀手,如雾霾、病毒、细菌、尘螨等微小颗粒,随着人们卫生健康意识的提高,大部分人在出行时都会采取防护措施,戴防霾口罩即为其中一种,防霾口罩能够有效隔离过滤微颗粒及病毒,减少或者避免微颗粒及病毒直接吸入肺内而对人身健康造成损害,但现有的防霾口罩中进、出气通道一体设计,设置在进、出气通道中的过滤网在不断地呼吸下会变得潮湿,影响过滤网对微小颗粒的吸附作用,使口罩失去作用。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提出一种防霾口罩,设置在进气装置中的过滤网不会被呼出的带水汽气体影响,使防霾口罩能够一直具有良好的性能,延长其使用寿命,且结构简单,使用方便。
本实用新型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一种防霾口罩,包括设置有第一进气口和第一出气口的口罩本体、设置有第二出气口和第二进气口的弹性充气球、连通第二出气口与第一进气口的管道,第二进气口中设置有单向进气阀,第一出气口中设置有单向出气阀,弹性充气球中设置有阻隔第二出气口的透气过滤网。
进一步的,所述单向出气阀形成有弯曲的出气通道,并设置有可堵塞或开启出气通道的第一弹性膜片,第一弹性膜片可在佩戴者呼气时形变开启出气通道,在佩戴者吸气时弹性复位堵塞出气通道。
进一步的,所述单向进气阀形成有进气通道,并设置有可堵塞或开启进气通道的第二弹性膜片,第二弹性膜片可在按压弹性充气球时堵塞进气通道,在弹性充气球复位吸气时形变开启进气通道。
进一步的,所述弹性充气球包括设置有空心螺柱的下部和设置有螺孔的上部,所述第二出气口设置在上部,所述第二进气口设置在下部,所述透气过滤网通过空心螺柱和螺孔的配合,固定在空心螺柱和所述管道之间。
进一步的,所述管道的长度为60-80cm。
进一步的,所述口罩本体中部具有竖直折痕,所述口罩本体可沿竖直折痕相对折叠。
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1、本实用新型设置相互独立的第一进气口和第一出气口,第一进气口通过管道与弹性充气球的第二出气口连通,用于吸附微小颗粒的过滤网设置在弹性充气球中,弹性充气球的第二进气口中设置有单向进气阀,第一出气口设置有单向出气阀,因此佩戴者吸入的气体只能由第一进气口进入口罩,呼出的气体只能通过第一出气口排出口罩,透气过滤网不会被呼出气体中所携带的水汽影响,使防霾口罩能够一直具有良好的性能,延长其使用寿命,且结构简单,使用方便。
2、本实用新型的弹性充气球能够被使用者握在手中,通过手部对充气球的按压来供气,既能保证在出行时呼吸到安全的空气,又能锻炼身体。
3、本实用新型的出气通道弯曲设置,能够更有效地避免空气从第一出气口进入口罩,保证进入口罩的空气均是进过透气过滤网过滤后的洁净空气,保证口罩的性能。
4、本实用新型的口罩在未使用时能够折叠收纳,方便携带。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详细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弹性充气球的结构示意图,其中,图2(a)为弹性充气球被按压状态,图2(b)为弹性充气球复位状态。
图3为单向出气阀结构示意图,其中,图3(a)为出气通道堵塞状态,图3(b)为出气通道开启状态。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至图3所示,防霾口罩包括设置有第一进气口和第一出气口的口罩本体1、设置有第二出气口和第二进气口的弹性充气球2、连通第二出气口与第一进气口的管道3,第二进气口中设置有单向进气阀5,第一出气口中设置有单向出气阀4,弹性充气球2中设置有阻隔第二出气口的透气过滤网6。
如图2所示,单向进气阀5形成有进气通道51,并设置有可堵塞或开启进气通道51的第二弹性膜片52,第二弹性膜片52可在按压弹性充气球2时堵塞进气通道51,在弹性充气球2复位吸气时形变开启进气通道51。弹性充气球2包括设置有空心螺柱21的下部22和设置有螺孔23的上部24,第二出气口设置在上部22,第二进气口设置在下部24,透气过滤网6通过空心螺柱21和螺孔23的配合,固定在空心螺柱21和管道3之间。进气通道51内壁设置有具有进气孔的第一安装环53,第二弹性膜片52一侧固定安装在第一安装环53上,第二弹性膜片52形变时,其另一侧离开第一安装环53,开启进气通道51,第二弹性膜片52弹性复位时,其另一侧设置在第一安装环53上,堵塞进气通道51。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泉州医学高等专科学校,未经泉州医学高等专科学校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133362.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经皮血管伤口处理系统和方法
- 下一篇:取回装置以及相关的使用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