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农村家用化粪池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1720133090.0 | 申请日: | 2017-02-14 |
公开(公告)号: | CN206736045U | 公开(公告)日: | 2017-12-12 |
发明(设计)人: | 韦人瑛;华君 | 申请(专利权)人: | 韦人瑛;华君 |
主分类号: | C02F11/04 | 分类号: | C02F11/04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132000 吉林省*** | 国省代码: | 吉林;2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农村 家用 化粪池 结构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化粪池结构,尤其涉及一种农村家用化粪池结构。
背景技术
随着环保意识的增强和生活水平的提高,中国农村的居住环境有了极大的改善。
目前,在某些地区的农村中推广使用化粪池。此类化粪池深埋于地下,其结构包括多个相互分隔的腔体,各腔体之间设置有相互连通的导通装置,粪便在各腔体内依次完成沉淀、熟化、分解,最后将粪便与粪液分别排出,从而既减少对环境的污染,又能有效利用资源。
但是,由于化粪池是深埋于地下,对其结构强度要求很高,而现有的化粪池由于结构不完善,无法提供足够的强度,以至于提前损坏而无法正常使用。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针对现有技术的弊端,提供一种农村家用化粪池结构。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农村家用化粪池结构,包括由玻璃钢材料制成的水平罐体,所述水平罐体包括多个相互分隔的腔体,且各腔体之间设置有相互连通的导通装置;在所述罐体的顶部对应于各腔体的位置分别设置有开口,所述水平罐体包括呈圆筒状的本体,和位于所述本体的两端、并罩扣住所述本体两端开口的弧形边盖;
在所述本体内竖立设置有多个将所述本体分隔为多个腔体的隔板;
在所述本体和其两端的弧形边盖上一体涂覆有碳纤固化加强层。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农村家用化粪池结构中,所述碳纤固化加强层的厚度为5毫米至10毫米之间。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农村家用化粪池结构中,所述碳纤固化加强层由环氧树脂胶与碳纤短纤维按1000∶5的重量比混合均匀后涂覆在水平罐体表面固化而成。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农村家用化粪池结构中,所述弧形边盖包括立筒和自所述立筒的边缘延伸聚拢的弧顶;
所述立筒的端部内插进所述本体的端部,并以玻璃钢材料粘接封闭。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农村家用化粪池结构中,所述水平罐体包括依次设置的用于容纳粪便的第一腔、用于熟化粪便的第二腔、和用于容纳粪液的第三腔;
其中,所述第一腔与第二腔之间的导通装置为设置于第一腔与第二腔之间的隔板上的粪管;
所述第二腔与第三腔之间的导通装置为开设于第二腔与第三腔之间的隔板上的通孔。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农村家用化粪池结构中,所述第一腔与第二腔之间的隔板上方的本体上开设有第一开口,所述第一腔和第二腔分别通过所述第一开口与外界相通;
所述第三腔的正上方的本体上开设有第三开口,所述第三腔通过所述第三开口与外界相通。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农村家用化粪池结构,其结构合理并具有极高的抗压强度,因此可适应各种安装环境并能确保正常使用。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所述农村家用化粪池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的详细说明,以令本领域技术人员参照说明书文字能够据以实施。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农村家用化粪池结构,包括由玻璃钢材料制成的水平罐体1,所述水平罐体1包括多个相互分隔的腔体,且各腔体之间设置有相互连通的导通装置;在所述罐体1的顶部对应于各腔体的位置分别设置有开口。
为了提高化粪池的整体强度,本实用新型中所述的所述水平罐体1具体包括呈圆筒状的本体11,和位于所述本体11的两端、并罩扣住所述本体11两端开口的弧形边盖12和弧形边盖13。所述弧形边盖12和弧形边盖13能够有效的对水平罐体1进行支撑,以提高水平罐体1的结构强度。
并且,在所述本体11和其两端的弧形边盖12、13上一体涂覆有碳纤固化加强层5。通过该一体涂覆的碳纤固化加强层5,更加将水平罐体1和弧形边盖12、13牢固结合为一体,而且,该碳纤固化加强层5本身也具有极高的抗压强度,从而整体提高了化粪池的结构强度。本实用新型中,在所述本体11内还竖立设置有多个将所述本体11分隔为多个腔体的隔板。
具体而言,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农村家用化粪池结构中,所述碳纤固化加强层的厚度为5毫米至10毫米之间,具体厚度可根据水平罐体1的体积大小和所处的安装环境而进行调整。
本实用新型中,所述碳纤固化加强层5是由环氧树脂胶与碳纤短纤维按1000∶5的重量比混合均匀后涂覆在水平罐体1的表面固化而成的。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韦人瑛;华君,未经韦人瑛;华君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133090.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模拟无线节点的自动化测试的方法及装置
- 下一篇:一种内循环厌氧膜反应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