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便携式小型河流鱼类采样网具有效
申请号: | 201720132696.2 | 申请日: | 2017-02-14 |
公开(公告)号: | CN206462230U | 公开(公告)日: | 2017-09-05 |
发明(设计)人: | 巴家文;安远峰;李忠利;许勤智;梁正其;冉辉 | 申请(专利权)人: | 铜仁学院 |
主分类号: | A01K69/06 | 分类号: | A01K69/06 |
代理公司: | 北京冠和权律师事务所11399 | 代理人: | 朱健,陈国军 |
地址: | 554300 贵州省*** | 国省代码: | 贵州;5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便携式 小型 河流 鱼类 采样 网具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捕鱼设备领域具体涉及一种便携式小型河流鱼类采样网具。
背景技术
鱼类是指生活在江河湖库或海洋水域的水生动物,鱼类是水域生态系统中的关键组成部分,对维持水域生态系统中物质及能量的循环有着极为重要的作用。鱼类的种类、分布、群落结构、变动规律等很多方面与水生生物生产和资源开发都有着密切的相关性。鱼类的采样及采用工具也是目前水生生态及水环境保护研究工作的难点和重点问题。
目前采集淡水鱼类的工具大都仅适用于大型河流、湖泊或近岸浅水水域。但由于大部分小型河流生境水体较浅,水流量较小,水流较为平缓,鱼类资源量较少,一些鱼类还生活在岩石和卵石等的缝隙,且具有分布密度的不确定性,传统鱼类采样工具难以完成采集工作,使取样和调查工作受到一定局限性,适用于溪流小水体生境水域调查的鱼类采样工具比较缺乏。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技术中鱼类采样网具不适用小型河流,携带困难的缺陷。
针对现有技术的缺陷,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便携式小型河流鱼类采样网具,包括包括网框和连接于网框上的网兜,
网框的左右两侧设有固定杆;
固定杆上设有套环,套环与网框固定连接。
作为优选,所述网框上设有若干卡勾,网兜的边缘扣在卡勾内。
作为优选,所述网框上设置有绳。
作为优选,所述绳的一端与网框连接,绳的另一端连接有钩子。
作为优选,所述固定杆上设有若干定位孔,定位孔内插装有固定销。
作为优选,所述网框上设有进鱼罩,进鱼罩为漏斗型,进鱼罩的口径小的一端朝向网兜,进鱼罩上设有掩体。
作为优选,所述网框的上下两侧设有转动轴,转动轴位于网框的中间位置。
本实用新型方案,具有如下优点: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便携式小型河流鱼类采样网具,网框与网兜连接,通过固定杆插装在网框上的套环内,对采样网具进行固定,固定杆可进行拆卸,使采样网具的结构简单,适合用在小型河流中,克服了现有技术中鱼类采样网具不适用小型河流,携带困难的缺陷。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中网兜与网框的连接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中进鱼罩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中固定杆的局部放大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和图4所示,一种便携式小型河流鱼类采样网具,包括网框10和连接于网框10上的网兜20,网框10的左右两侧设有固定杆30;
固定杆30上设有套环11,套环11与网框10固定连接。网框10的左右两侧设有套环11,套环11与网框10固定连接,固定杆30在套环11内,固定杆30的底端连接有支腿33,两个支腿33前后对称设置,在使用时支腿33防止采样网具前后倾倒,固定杆30上设有若干定位孔31,定位孔31在固定杆30两端均匀分布,分布范围为固定杆30的三分之一范围内,定位孔31内插装有固定销32,在使用过程中,将固定杆30插入河底,固定杆30作为采样网具的支撑杆,通过调节套环11在固定杆30上上下移动,来调节采样网具在河流中放置的深度,当调节到合适的深度,将固定销32插入定位孔31中,套环11停止向下滑动,使采样网具适用于不同深度的河流;网框10上设置有绳40,绳40的一端与固定杆30连接,绳40系在固定杆30的顶端,绳40的另一端连接有钩子41,钩子41为月牙形,绳40连接于钩子41的端头或者中间位置,当河流的水流较急时,将钩子41和绳40锁挂住河流中的石块或河底,或者将钩子41卡在石缝中,防止河流将采样网具冲倒;网框10的上下两侧设有转动轴13,转动轴13位于网框10的中间位置,使用时,通过转动轴13将网框10弯折,来调节采样网具的进口大小,进而调节采样效率。
如图2和图3所示,网框10的四周设有若干均匀分布的卡勾12,网兜20的边缘扣在卡勾12内,在不使用的时候,将网兜20从卡勾12中取出,方便采样网具的携带;网框10上设有进鱼罩50,进鱼罩50的左右两侧扣在卡勾12内,进鱼罩50为漏斗型,进鱼罩50的口径小的一端朝向网兜20,进鱼罩50上设有掩体51,掩体51与进鱼罩50的口径大的一端连接,掩体51为水草形状,当鱼类从进鱼罩50进入后,由于进鱼罩50口径小的一端朝向网兜20,鱼类很难从网兜20内逃走,掩体51对网框10进行掩饰,使鱼类在游动的过程中,不知不觉地游到网兜20内,提高了采样效率。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铜仁学院,未经铜仁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132696.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蝇蛆养殖装置
- 下一篇:实现AP和STA自动连接并同步AP配置修改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