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固定翼无人飞行器灾难最小化控制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720132442.0 | 申请日: | 2017-02-14 |
公开(公告)号: | CN206573940U | 公开(公告)日: | 2017-10-20 |
发明(设计)人: | 张梦莲;覃军;廖志贤;谢树禄;林东;覃業元;闫向东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西师范大学 |
主分类号: | G05D1/00 | 分类号: | G05D1/00 |
代理公司: | 桂林市持衡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45107 | 代理人: | 陈跃琳 |
地址: | 541004 广西壮*** | 国省代码: | 广西;4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固定 无人 飞行器 灾难 最小化 控制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飞行器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固定翼无人飞行器灾难最小化控制装置。
背景技术
在技术飞速发展的今天,随着能源存储技术和智能芯片及电机控制芯片的飞速发展,固定翼无人飞行器的进步与日俱增,无人固定翼无人飞行器更是登上历史舞台,渗透进方方面面,在探测,侦察,航拍,救援等领域占有一席之地。
随着人类对固定翼无人飞行器的应用越来越广,有着更长续航、更强动力的固定翼无人飞行器得到了人们的青睐往往被委以重任。然而,固定翼无人飞行器在高空执行任务的过程,会遇到来自外界的多个因素的影响,比如雷电,雨水,风,一旦固定翼无人飞行器发生意外,产生坠毁事故,不仅会损失任务数据,还可能会伤及生命,毁坏房屋。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固定翼无人飞行器灾难最小化控制装置,其能够在固定翼无人飞行器发生不可逆故障时,将灾难后果降低到最低。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固定翼无人飞行器灾难最小化控制装置,由第二控制系统、失控检测及控制系统、驱动系统、呼救系统、GPS和备用电源组成;上述失控检测及控制系统包括失控处理器、陀螺仪、加速计、气压传感器和地磁感应器;陀螺仪、加速计、气压传感器和地磁感应器的输出端与失控处理器连接;备用电源与第二控制系统、失控检测及控制系统、驱动系统、呼救系统和GPS的电源端连接;第二控制系统与失控检测及控制系统的失控处理器相连,失控检测及控制系统的失控处理器与驱动系统相连;GPS与第二控制系统相连;第二控制系统的输出端与呼救系统连接。
上述所述呼救系统由高频发射机与呼救信号产生电路组成;呼救信号产生电路的输入端与第二控制系统的输出端连接;呼救信号产生电路的输出端与高频发射机的输入端连接。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与固定翼无人飞行器原系统形成冗余结构,平时正常工作时本实用新型装置不参与固定翼无人飞行器控制流程,而仅在固定翼无人飞行器出现故障时工作,并能够使得灾难后果降低到最低。
附图说明
图1为固定翼无人飞行器灾难最小化控制装置的原理示意图。
图2为失控检测及控制系统的原理示意图。
图3为搭载有固定翼无人飞行器灾难最小化控制装置的固定翼无人飞行器的原理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实用新型装置即固定翼无人飞行器灾难最小化控制装置,如图1所示,主要由第二控制系统、失控检测及控制系统、驱动系统、呼救系统、GPS和备用电源组成。上述失控检测及控制系统如图2所示,包括失控处理器、陀螺仪、加速计、气压传感器和地磁感应器。陀螺仪、加速计、气压传感器和地磁感应器的输出端与失控处理器连接。备用电源与第二控制系统、失控检测及控制系统、驱动系统、呼救系统和GPS的电源端连接。第二控制系统与失控检测及控制系统的失控处理器相连,失控检测及控制系统的失控处理器与驱动系统相连。GPS与第二控制系统相连。第二控制系统的输出端与呼救系统连接。
所述第二控制系统由可编程单片机及其外围组成。所述第二驱动系统由舵机驱动芯片及其外围电路组成,其只有控制方向的功能。所述呼救系统由高频发射机与呼救信号产生电路组成;呼救信号产生电路的输入端与第二控制系统的输出端连接;呼救信号产生电路的输出端与高频发射机的输入端连接。
图3为搭载有固定翼无人飞行器灾难最小化控制装置的固定翼无人飞行器的原理示意图。原有固定翼无人飞行器上设有总能源、第一驱动系统、第一控制系统、导航系统、舵机和其他部件。本发明在原有固定翼无人飞行器上增设了最小化灾难装置。本实用新型装置发挥功能需要与完整固定翼无人飞行器系统进行配合,具有对固定翼无人飞行器系统的基本控制能力。本实用新型装置与固定翼无人飞行器原系统形成冗余结构,平时正常工作时本实用新型装置不参与固定翼无人飞行器控制流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西师范大学,未经广西师范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132442.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用于灌肠器的防漏装置
- 下一篇:灌肠器